倡导文明祭祀 共创和谐清明
娄底廉政网 娄纪宣 2011/3/30 0:00:00【字体:大 中 小】
一年一度的清明即将临近。清明扫墓祭奠已故的长辈先祖、亲朋好友,寄托哀思,这是中华民族延绵千年的传统习俗和美德。然而,近年来,清明扫墓祭祀的名堂花样越来越多,铺张浪费,影响环境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由此导致迷信活动、山林失火等许多不良后果。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清明时节“低碳环保、文明祭祀”。
据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清明节期间用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便高达100多亿元。清明节期间,除了香火、蜡烛、鞭炮、花筒外,七七八八的“冥国银行”钞票,还有多种精美纸扎的电脑、电视机、飞机、汽车、别墅等奢侈品充拆市场,最荒唐的是一些人烧给先人纸扎的美女即献给他们“丫环”“情人”“二奶”。这些不文明、不清明的丑陋现象令人不安,清明的祭奠与其说是缅怀亡者,倒不如说是活人在比阔气争面子。这样的祭祀方式既有悖当代文明,实际上也是对逝者的不敬。
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一些现象,由于去年以来,清明节被确定为法定假日,许多机关干部,甚至领导干部也纷纷加入清明祭祀的队伍。清明假日期间公车私驾、私用,用公款互相招待,甚至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各种祭祀物品,一些地方政府和组织参与各种清明公祭活动时大讲排场,大肆铺张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风政风,挫伤了老百姓的感情。
文明祭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倡导“低碳环保、文明祭祀”,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移风易俗,匡正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提倡清明时节向逝者敬上几杯清茶,献上一束鲜花,写上自己追忆的文字在网上凭吊,清洗逝者墓碑,以植树的方式祭奠故人…,这样的祭祀方式既高雅时尚,又美化环境,更有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