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王 善 明: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娄底廉政网     2011/5/9 10:11:24【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娄底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善明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科学化的精髓在于按客观规律办事。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职责,把握基本规律,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大胆探索创新,将腐败现象遏制到最低限度。

一、正确处理履行基本职责与拓展领域的关系。履行基本职责与不断拓宽领域,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也是方法与任务的关系。一方面,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内容越来越丰富,反腐倡廉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工作搞了多年,几乎年年抓,年年搞整治,老工作要继续抓,新部署又不断下达,任务叠加,边际效益递减,工作上出现了“转圈子、滚雪球”的现象。要克服这一现象,必须从三个方面正确处理履行基本职责与拓展领域的关系。一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有为有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一定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自觉地把反腐倡廉置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来谋划,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来开展,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的整体进程中来推进。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自觉做到与党委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发挥纪检监察工作优势,打造特色亮点,做到有为有位,有位有威,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宽广的视野、更为有力的措施,取得反腐倡廉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二是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做到工作重心纵深前移。任何腐败案件、腐败现象,它发生、发展、恶化的全过程,起初都有作风问题,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问题。腐败分子一般从生活作风不检点开始,为维持不正当的生活方式,工作上贪一点、要一点,长此以往,作风问题就成了腐败问题,比如成克杰、雷渊利等腐败分子的发展过程就是如此。效能问题,也是如此,效能低下的后面有索、拿、卡、要的深层次原因,长期演变下去就成了腐败问题。所以,纪检监察工作要狠抓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把反腐的防线、关口往前推,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三是要当好监督员,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纪检监察工作的着力点在监督,扮演的角色就是拿利剑、拿鞭子,当好监督员。对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要认真查办,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尽快解决,对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权力运行要重点监督,对事关大局的体制机制改革要着力推进,不能缺位。要站稳监督立场,不能错位,不能当“运动员”,不要把本该相关部门完成的工作揽到自己头上;不能越位,不要当挡箭牌,要在监督中创新,在监督中掌握规律,在监督中提高自身素质。比如,在招投标的监督工作中,如果只到投标会上坐一下,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而要全过程参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真正做到关口前移、监督到位。

二、正确处理落实上级政策与从实际出发的关系。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讲党性原则,严明法纪,在落实上级政策上不能含糊、不能打折扣、不能讲变通,要做落实政策的模范,确保令行禁止。上级政策管宏观,管大方向,地方发展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基础上,必须从实际出发,鼓励改革创新,保持发展的总量,追求发展的增量,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严明政治纪律,坚决查处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督促落实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落实上级政策上,逐条抓落实,不许走过场、不许阳奉阴违,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中央、省、市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近期,特别要加强改善民生、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二要创造性地落实政策。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落实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效用。要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督促落实“三重一大”等制度,不断增强创造性落实政策的力量。要立足理解政策。正确理解政策制订的背景,吃透原则精神,讲求效率,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落实政策的水平。比如,落实依法行政上,我们把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推行刚性收费、刚性处罚作为切入点和突破点,着力规范权力运行,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三要求真务实地落实政策。中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群众素质不同,基础设施不同,发展速度不同,落实政策必须尊重客观实际,解放思想,克服和纠正那些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思想观念,从唯书唯上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唯上,不把政策当成教条来督促,倡导把落实政策与娄底的实际结合起来,与娄底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起来,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政策,真正使政策成为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和强大动力。不唯书,在监督创新上,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经验,不固守传统,不把书本上的规则生硬地移植到千差万别的生动实践中,不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别人的成功经验,善于在丰富的实践中提出措施办法。只唯实,立足娄底市情,着力于优化监督资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一线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群众意见,掌握社情民意,认真开展督促检查,使决策切合实际,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
三、正确处理惩处与保护的关系。社会上普遍认为,纪检监察机关就是查案子、摘帽子、处分人,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保护干部,通过教育、监督、澄清是非等预防腐败的办法,在保护干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一,加强教育是保护。人的变质首先从思想变质开始。面对五光十色,金钱、物质等的诱惑,一些思想意志不坚定的同志,难免不动心。通过廉洁从政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抵制不正之风。通过剖析违纪案例、权衡利害得失进行警示教育,帮助算好家庭帐、得失帐,使之不想为。运用先进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追求目标,使之有作为。这些年,娄底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廉政教育。比如,组织观看《老表轶事》的花鼓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设计廉洁从政广告,在地方电视台定时播放等等,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二,强化监督是保护。权力运行的规律,是不断寻求边界,直到受到限制为止。只有通过监督,才能给权力一个显性的边界,限制权力的滥用,从而达到保护干部的目的。大量被查处的案例证明:权力需要监督,如果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人的需求本性需要监督。按照马斯洛原理,人有各种层次的需求,人有逐利的本性,有对各种物质和精神的不断追求。人的这些本性,如果失去监督,就会打破社会秩序,打破规则限制,继而危害人类。通过监督,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正确引导各种需求冲动,起到保护干部的作用。最近,我们在精简行政审批的基础上,按照全面动员、单位试点、重点领域先行的思路,推进规范权力运行工作,把无形的权力运行,置于有形、刚性、全过程监督的“线路”上,逐一找准廉政风险点,完善内控机制,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约权力的“紧箍咒”就跟随监督到哪里,有效解决监督不到位、监督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切实发挥了保护干部的作用。第三,澄清是非是保护。核查诬陷诬告,澄清是非,是保护党员干部的重要手段。市纪委监察局坚持“查清问题、惩治腐败是政绩,澄清是非、教育保护干部也是政绩”的思路,注重通过澄清是非保护干部。对一些别有用心、打击报复、中伤诽谤的行为,通过查实,责令相关责任人向对方赔礼道歉,挽回造成的不良影响。今年以来,通过明察暗访、信访初查、立案调查等方式,为135名干部澄清是非,维护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第四,宽容失误是保护。严惩腐败者,宽容失误者。把失误与失职区别开来,失误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规律,导致工作效果不尽人意,失职是主观上不履行职责,造成了不良效果,问责应更加严厉。对存在主观故意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对干事创业中出现的客观过失者,分清功过,从轻处分,适度宽容,切实做到支持改革者,鼓励实干者,宽容失误者,努力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