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从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入手,从全市28个单位中选取了60个具有一定职权职责且与企业、项目和群众息息相关的股室,从8月份开始,进行重点效能监督,牵住“牛鼻子”,破解“中梗阻”,有力地优化了政务环境,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当前,涟源正处于建设大提速,发展大跨步的黄金时期,全市在建的重点项目53个,规模工业企业160家,不论是重点项目的推进还是规模企业的发展都需要有良好的效能环境做保障。近年来,该市深入持久地开展作风建设,各单位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但个别职能部门仍然存在设立“霸王条款”,实行“搭车收费”以及不作为等问题,特别是个别股室承担着具体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手中掌握着资源配置、行政审批和资金分配等权力,“暗箱操作”、“局通股不通”、“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等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为彻底扭转这种“中梗阻”局面,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该市制定了《涟源市重点管理股室(内设机构)效能监督实施方案》,公布了举报电话,制订了考评细则,选择了国土资源局的建设用地股、民政局的救灾救济股、财政局的预算股等60个重点股室进行效能监督,明确要求各重点管理股室必须建立行政相对人台帐,既要登记前来办理业务的服务对象,也要登记检查对象、收费对象和罚款对象,要详细登记行政相对人的姓名、住址、电话、办理事项及办理情况,并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台帐报送至市作风办、市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实行政务公开,公开职能职责、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办公场所醒目处必须悬挂办事流程图、工作人员去向公示牌;工作时间严格实行开门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制作“涟源市效能监督重点管理股室”公示牌,张贴在办公场所外醒目位置,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实行刚性收费、首问负责、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同时严格考核问责,首次采用行政相对人测评办法,每季度从行政相对人台帐中抽取一定比例人数进行电话测评,年底抽取一定比例进行现场测评,对年度综合得分排名前三名的重点管理股室,授予“2011年度效能监督先进股室”称号,并向组织部门推荐其股室负责人,建议给予优先提拔重用,对排名倒数一、二、三名或不满意率达30%及以上的股室,对分管领导和股室工作人员进行集体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对排名倒数第一或不满意率在40%以上的股室,责令股室负责人辞职或给予其免职处理。外地来此经商办企业有10年之久的刘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到某单位办个事没有10天半个月办不成,现在方便快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