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是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地税部门作为行使国家税收权力的重要部门,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执法”的神圣职责,联系着千家万户的纳税人,直接关系着地方财政的顺畅运转。因此,做好廉政教育工作、维护好部门良好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各级地税部门坚持以廉洁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弘扬廉政精神、构筑思想防线为载体,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各种廉政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价值取向已日趋多元化,地税干部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廉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改变观念、创新方法、强化措施,以适应新时期地税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
一、当前廉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地税部门的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来看,笔者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制度不全,难有质效;认识不够、难触心灵;形式不多、难有特色;参与不足、难成合力等几个方面。
(一)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基层地税工作中,廉政教育工作往往是“走一步算一步”,活动开展得也不算少,但因为缺乏周密严谨的规划部署,很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中心工作与阶段工作、动态与静态、宏观与微观的脱节,也常常会使每年的廉政教育项目高度雷同,“年年岁岁花相似”,没有特色和侧重点,使干部职工缺乏系统化的廉政教育,也让他们对廉政教育活动丧失新鲜感,从而产生排斥心理。同时,廉政教育在组织协调、学习考核、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机制制度建设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对诸如干部职工思想触动、队伍精神面貌改变这样涉及廉政教育实效的内容很难考核到位。
(二)思想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增强廉政教育实效,关键在于提升对廉政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当前我们很多同志认为廉政教育是“虚的”,是可有可无的,组织学习,人到心不到;撰写心得,网上抄一抄,对待廉政教育工作的态度是应付多、触动少,甚至觉得税务工作的中心是收好税,搞廉政教育纯属浪费时间。因为思想认识的不够,直接导致许多廉政教育活动变成轰轰烈烈走过场、匆匆忙忙就收兵的表演,根本起不到廉政教育预防腐败的作用。
(三)教育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如今是信息爆炸和“眼球经济”时代,人们已经见惯了各种千奇百怪的营销方式,对新事物的好奇度和新鲜感大为降低。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廉政教育工作要用更有新意、更具创意的方法来开展,否则很难吸引干部职工。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方式还停留在“用文件落实文件、用通知贯彻通知”的层面,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习惯性的用开会来进行廉政教育,教育手段单一枯燥,教育方法陈旧落后,提不起干部职工兴趣,降低了活动开展的实效。
(四)受众热情有待进一步激发。从目前来看,干部职工对廉政教育的热情并不高,一方面是因为其思想认识的局限性,认为党风廉政教育没有税收来得实在;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群众只是被动接受教育,在整个廉政教育活动中没有话语权和选择权,缺乏沟通,形不成互动,无法真正参与到廉政教育全过程中,难以激发热情。
二、进一步增强廉政教育效果的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地税部门廉政教育必须紧跟形势,大胆创新,主要需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制定科学规划,增强教育的前瞻性。各级地税部门要把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作为打造模范样板地税机关和现代化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要抓手,将其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到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纪检监察、人事等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形成大宣教的格局;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廉政教育规划,做到既有中长期计划,又有短期学习内容,长短结合,形成长效机制;要制订符合实际的、可以操作的学习教育考核管理办法,既要有长远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使党员干部容易接受,又不能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既要有定期的检查考核,又要有日常的督促督导,既要考核活动开展情况,又要考核活动开展效果,严格落实廉政教育责任;切实加强与纪委、监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定期座谈交流机制,积极引入外部教育资源,强化廉政教育的社会整体合力。
(二)开展特色活动,增强教育的创新性。我们在进行廉政教育中应事前作好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干部职工所需所求,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一是在教育手段上求创新。除传统宣教模式外,要充分利用局域网、内部论坛、QQ群、廉政微博等网络工具,打造立体的廉政宣教格局;在每栋办公楼树立廉政警示牌,每个办公室粘贴廉政警句,每人的办公桌上摆放廉政台历,使廉政教育“上楼、上墙、上桌”;定期向干部职工及家属发送手机廉政短信,开展廉政征文比赛,举办廉政知识抢答赛和演讲比赛,切实增强廉政教育的及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二是在教育载体上求拓展。大力开展每月“纪检日”活动,构建长效廉政教育平台;充分发挥“业余税校”、“业余党校”功能,开展专题讲座、主题读书等活动,打造税务廉政课堂;积极开展“税收执法质量提升年”活动,通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使干部职工切实做到依法收税、依率计征,从而规避工作中有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三是教育方式上求突破。一方面大力开展趣味式教育。通过组织观看主旋律电影、参加先进事迹报告会、举办廉政文艺晚会等活动,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参与式教育。开展好参观革命圣地、现场旁听腐败案件审理等实践活动,正反典型结合,以真实、直观的亲身感受,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三)突出重点环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一是抓好全员教育。积极开展查找廉政风险点活动,局内各单位在划分岗位类别、清理岗位职权的基础上,认真查找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岗位廉政风险点,全局人员针对本职工作查找自身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通过强化廉政风险教育,增强队伍风险防范意识,从而自觉的远离腐败诱惑。二是实施分层教育。要根据局内人员的权力、岗位和职责的不同,区分对象,突出重点,分类施教。重点是对领导干部和税收管理员、税收稽查员、税收征收员以及从事财务、人事、基建、政府采购等工作的管理人员开展教育,通过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爱岗敬业和廉洁奉公教育,常敲“警示钟”,常念“紧箍咒”,使他们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觉掌好权、用好权,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四)打造廉政文化,增强教育的长效性。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和习惯。只有形成良好的廉政文化,才能使廉政教育长期发挥功效,才能使地税部门实现长治久安、和谐发展。一方面,大力提高干部思想认识。要引导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事关党心民心、事关事业发展、事关民众幸福的重要性,认识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从而提高其接受教育和监督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全力营造良好廉政氛围。大力推进基层廉政文化基地建设,开展“廉政机关”、“廉洁家庭”评比活动,在各院落开设廉政“文化走廊”。同时,将廉政教育与书法、绘画、摄影、文艺演出等文学艺术形式有机结合,通过生动活泼、直观具体的形式,使干部职工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不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从而在局内形成“人人讲廉洁,个个讲奉献”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