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市委副书记、双峰县委书记刘事青接受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采访,围绕“新型工业化”思路畅谈双峰近些年发展变化及未来几年发展战略构想。以下为访谈具体内容。
【记者】刘书记,您好。我们知道近年来双峰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县域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我们都感同身受。那么,请您和我们谈谈双峰县推行“新型工业化”这一发展思路的背景,在这个过程中您对双峰经济的发展有些什么思考,未来有何规划。
【刘事青】你好。我一直觉得能来双峰工作很荣幸,双峰有很多有利的条件,是名人故里、将军摇篮、女杰之乡和院士之乡,双峰有浓厚的的耕读文化。但正因为是传统农业大县,人口比较多,人均比较少,农业份额大。这些县域经济的特点很类似于五年前、十年前湖南在全国的情况,双峰的发展也非常能代表湖南的发展轨迹。
双峰的经济基础很差,追其根源在于工业化水平太低,产业不发达。2009年的时候,双峰的一产比二产还高,一、二、三产业刚好是一二三的排序,当时,湖南省只有七个县是这样的情况,双峰是其中一个。2009年双峰人均地方财力214元,相当于娄底地区的46.8%,湖南的人均水平的18.6%。事实上,湖南和娄底的人均财力在各区域的排名已经处于靠后位置,因此双峰的情况更不容乐观。双峰的人均财力在全省122个县市区中,排名是117位,属于国家级财政困难县,人均GDP是97位,全县主要的经济指标都在靠后位置。
总而言之,原因都在于工业化水平太低,因此我们需要改写历史,跨域赶超,而唯一的出路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迈出这一步,再过十年、二十年都难以有进展。因为农业是呈自然基数增长,是缓慢增长的,而工业发展道路是呈几何基数增长的。双峰要改变落后的面貌,关键要走这条路。所以在2010年的三级干部大会上我们提出“新型工业化是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这和省委的“一化三基”、“四化两型”战略是保持一致的,是上级政策在我县的贯彻落实。目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经慢慢成为全县的一种共识。走工业化道路并不是削弱农业,相反,是从更高的水平上来重视和发展农业。即用工业的理念来武装、带动、引领农业,这个就叫农业的产业化。
【记者】那么,双峰的工业化道路到底怎么走?
【刘事青】双峰的工业化道路怎么走,具体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传统产业靠整合,将传统工业进行整合提升,转型和升级,借题发挥,做大做强。整合我们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个是品牌整合,第二个是资产整合,第三个是产业整合。农友集团就是我们实施整合战略的成功的一个典型,农友的发展大力提升了我县的传统农机产业的形象和整体竞争力,在全省和全国都扩大了影响力和知名度。
其次,新兴产业靠引进,做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结合双峰的实际来看,我们是一个劳动力大县,在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我们应该看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了老百姓就业问题,提高了他们收入水平,这是很值得肯定的。沿海发达地区就是走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我县的工业化道路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只能从这条道路开始,所以应该主动构筑平台,敲门招商,承接产业转移。当然在引进的同时我们非常看重准入门槛,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坚持高起点的引进。
当然,双峰县为了完成从传统农业大县到新型工业化强县惊险的一跳,必须是忍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为很多项目落户双峰是有条件要求的,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做出让步。因此,为了长远的发展,我们必须“忍痛”。
【记者】工业化道路推进过程中,面临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刘事青】目前,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要素供给和环境两方面。要素供给指的是土地、金融、煤电油运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都是掌控在大企业手中,中小企业不占优势,但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必须是维持中间大、两头小的局面,因此必须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记者】怎样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这一直是一个比较困扰的难题,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刘事青】对于中小企业,要给他们提供要素空间,尤其从金融方面多给予支持。对能够大力提供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更应该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记者】怎样从制度层面上来保障新型工业化的推进?
【刘事青】把准入的门槛守住,对不符合新型工业化和“四化两型”的要求,以及环评通不过的项目,设置多重门槛,提高准入标准。
【记者】国家一直在重视对土地进行调控,以保障供需平衡,您觉得,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该如何解决土地紧张的问题?
【刘事青】第一,坚持建立土地和耕地后备制度,坚持平衡。第二,严格保护耕地,在规划中尽量不要占用基本农田。第三,尽量少用地,节约用地。
【记者】双峰是一个劳动力富余的县,但是仍然存在一个缺工的现象?具体原因是什么?
【刘事青】我们必须看到,劳工荒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劳动力资源相应减少。其次,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多,需要的劳工多了,供不应求。第三,就业结构和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
【记者】今天我们过来这边,还是看到了双峰良好的发展面貌,县域经济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刘事青】目前双峰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当然过三年或五年之后双峰肯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的目标是用五年的时间使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全省中等发达县水平,最终实现跨越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