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冷水江市:梓龙乡扎实有效推进群众工作开展

娄底廉政网   娄底廉政网   2013/5/9 10:03:04【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转作风 下基层 理思路惠民生

梓龙乡党委以群众工作统领各项工作,通过创新举措,积极引导各群众工作队和机关干部进村组、访群众、了民情、纳民谏、解民忧,密切联系了群众,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转作风,把改进干部作风贯穿于群众工作全过程,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干部的美誉度

一是通过“四个结合”狠抓机关干部作风。把作风建设与严格考勤、工作补助相结合,与责任落实相结合,与干部提拔相结合,与“一人学一技”相结合,形成了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通过“三准时、三挂钩”狠抓村干部作风。出台《梓龙乡乡村干部作风管理规定》,要求村干部做到工作日准时上班、会议准时参加、突发事件准时到场,将作风情况与村干部的绩效工资、项目扶持、资金安排挂钩,确保村干部作风管理不留于形式。三是强化举措,加强对工作站的引导、管理、服务,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制度,在制定《工作日制度》、《民情日志民情台账制度》、《民情分析会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梓龙乡群众工作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联系,通过经验座谈会、民情分析会、建立群众工作飞信群等形式,在群众工作办与群众工作站之间形成经常沟通联系的良性互动局面;优化服务,为工作站统一制作制度牌、便民联系卡,督促村里为工作队员提供方便的吃、住、办公条件;加强督管,采取“夜访”、不定期督查等形式督查工作队员到岗履职情况,“促逼”工作队员沉下去、住下来、办实事。

二、下基层,把“千人大走访”、“驻村包户送温暖”贯穿于群众工作全过程,强化上下联动,提升基层百姓的信任度

一是铁打铁定规定,下村成工作常态。驻村干部一个星期至少下村2天,每周一驻村组在干部例会上汇报驻村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强化举措,使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成了我乡干部的工作常态。二是面对面访群众,掌握社情民意。通过“千人大走访”、“ 发放便民联系卡”、“ 我为梓龙献一策”等活动,对村民的基本情况、基本诉求有充分了解,并建立了民情台账。驻派梓龙乡滴水村的市林业局工作队采取“白加黑”、“上门走访加电话走访”的形式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白天没有碰到的晚上再上门走访,对务工在外的也进行电话联系,走访群众不漏一家一户。派驻滴水村不到2个月,市林业局干部就为当地群众所熟知和津津乐道,“有事找工作队”成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三是心贴心解难题,融洽干群关系。近2个月来,市、乡工作队与110户特困户“结对帮扶”,送去慰问资金2万多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06个。滴水村工作站由市林业局局长张共长担任站长,今年以来,局长张共长已6次到滴水村参加结对帮扶、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该局现已帮扶滴水村5万元,局机关与滴水村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4人,给他们送去慰问资金近1万元,包括给该村6组特困户李叙九送去1000元慰问资金。

三、理思路,把“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贯穿于群众工作全过程,强化因地制宜,提升政府决策的公信度

各群众工作队深入农户开展调研,在“问计于民、问需为民”的基础上,积极为派驻村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如市残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前进村发展生态养殖和苗圃产业,并对这些产业发展进行了前景评估和投入产出预算。梓龙乡党委通过汇总各群众工作站的意见,经集体讨论,进一步完善了全乡工作思路,坚定了“做活山水文章、开发绿色银行”的决心。

四、惠民生,把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贯穿于群众工作全过程,强化工作成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梓龙乡群众工作风生水起,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与好评。一是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全乡新建了20个垃圾池,新购置300只垃圾桶,清理陈年垃圾24堆,农村环境显著改善。二是农民增收途径进一步拓宽。积极扶持梓坪葡萄基地、吴家蔬菜基地、滴水金银花基地、林场莲藕基地,帮助引进周头湖苗木基地,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和谐社会进一步构建。梓坪村村委会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搬进新办公楼,更生一矿、梓改煤矿的涉农矛盾有效化解,苏业凡、朱继英等老上访户基本得到稳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