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海南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探析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3/9/29 17:05:47【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体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但由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边探索边实施的创新工作,因而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近期,海南省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如下报告。

如何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海南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探析

海南省纪委、监察厅

  海南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概况  
  海南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依法规范职权。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全面清理和明确各类职权,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督方式,规范权力运行程序。二是查找廉政风险。根据单位职能、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通过自己查找、群众评议、专家建议、案例分析和组织审定等方式,围绕权力行使、制度机制、思想道德和外部环境等4个方面,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三是评定风险等级。描述风险表象,依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将廉政风险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评定。四是制定防控措施。针对不同的廉政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特别是高等级廉政风险,制定具体管用、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五是实施预警处置。建立健全廉政风险分析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实施一般性预警和专项预警,责令纠错,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六是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海南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拓展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思想认识有偏差,重视不够、有形式主义的倾向,或者认为有险难防、信心不足;结合业务工作不紧密,防控措施针对性不强;对权力事项未进行全面梳理、风险点查找及风险等级评定等基础性工作不够深入扎实;电子政务没有全面推开,信息化防控程度不高,等等。  
  产生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原因除了个别单位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之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创新性、专业性较强,工作安排部署需要进行调整。廉政风险防控是将风险管理理念和质量管理方法等现代管理理论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突破了反腐败工作的传统理念和方法,创新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海南省近几年才开始在部分市县和单位进行试点摸索,对于其他大多数市县和单位来说还是个陌生领域。各级各部门在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领会这项工作的内容要求、具体做法,以及如何将廉政风险防控融入业务工作,转变工作理念、思路、方式并调整工作安排部署等方面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涉及权力自我革命,工作推进有难度。廉政风险防控的核心是通过清权、确权、亮权、分权、限权等措施,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的每个岗位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促进权力配置科学、界限明确、行使依法、运行公开、监督有力,实现权力运行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这涉及部门权力、利益的调整,是一场权力自我革命,是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深水区”。但“现在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个别部门和干部可能会在工作起步阶段因部门利益、个人私利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不理解、不积极、不配合,从而影响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  
  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科技防控的基础比较薄弱。注重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固化权力运行过程,使权力行使全程留痕,以无情的电脑代替有情的人脑,加强科技防控,是及时防控廉政风险的有效措施,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重视不够、资金缺乏等多种原因,海南省电子政务总体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省直各单位的业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与电子政务的要求有较大差距。[Ok3w_NextPage]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完善工作思路。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确定科学的工作思路,注重顶层设计,才能顺利推进、取得实效。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防控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编织制度防腐笼子。强化制度预防理念,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针对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逐步铲除腐败行为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二是要加快完善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以规范人事、财务、执法、司法、审批、监督监管等六个方面的权力运行为切入点,督促相关部门针对查找的风险隐患,及时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并强化制度执行力。三是要加快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建立预警处置、动态管理和检查评估等机制,通过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示预警,切实化解廉政风险,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推进科技防腐工程。现阶段,违纪违法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需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把电子监察、风险预警等科技手段融入廉政风险防控之中,不断增强监督制约权力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全省统一的应用电子政务平台。同时,明确业务需求和技术路线,研究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防控措施,谋划、开发电子监察和廉政风险自动预警系统。二是建设省级电子监察平台。依托全省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从省政府各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及时发现和预警问题,对省政府各部门的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实时监督,并由各部门监察处、省纪委相关派驻机构和省纪委、监察厅对预警信息实施分级纠错,构建“一个平台、两级监察、三级纠错”的运行机制。三是明确电子监察平台建设思路。按照由易到难,由点及面的思路,分批分次地将省级政府部门的业务系统纳入监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