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市一医院大门口并排贴上了两封大红的感谢信。仔细一看,这是五病室病友刘先生和四病室病友王女士写的两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刘先生的信中写道:“……一桩桩、一件件小事令我感动、佩服,怪不得我们同房的病友刘女士说她住在金谷市场而舍近求远来你们医院住院。”王女士说:“在住院期间,周主任、刘云医生和医务人员总是耐心细致地和我们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对我们这些六神无主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了我们的心理压力。”
这,只是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医院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来抓,制定了《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医院廉洁约谈制度》、《医院职工在公务活动中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处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将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省卫生厅等6部门《关于开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活动方案的通知》、《刑法修正案(六)》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等文件下发至各科室组织学习。坚持惩治和预防相统一,标本兼治,努力探索医德医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组织协调、依靠群众参与”的医德医风建设领导体系。在全院积极营造拒收“红包”、回扣,廉洁从医的氛围。
拒收红包已经成为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普遍行为。把红包“变”成住院费的方法则是七病室主任廖上达的“创举”。身为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的廖上达,在本地区率先开展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膀胱肿瘤电切术,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做到不开刀治疗前列腺增生,浅表膀胱肿瘤、尿道狭窄、泌尿系结石,多项技术处于本地区领先水平,去年又成功引进了钬激光碎石系统开展碎石、取石业务,他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被患者口口相传,很多患者慕名而来,点名请他手术。给他送红包的病人也特别多,他经常为用哪种方式拒收、退还病人的红包而苦恼。几经实践,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途径 :把患者送来的红包作为住院押金交到病人的账户上。这样一来,既坚持了原则,弘扬了医德,遵守了纪律,同时也充分照顾到了病人和其家属的感受。他的作法得到了很多医务人员的效仿。自2012年以来,还有妇产科主任姚锦、烧伤科主任周勇,副主任医师龚继红、杨文明、主治医师卢宗献、刘康强、罗丽萍、田海英等20多名医务人员将无法拒收的“红包”63976元为病人交了住院费。有些病人知道医生这样退红包后,为了表达情真意切的感谢,在出院后再送上红包,这样医生就不能将钱作为住院押金交到病人的账户上了。这些无法退还的红包被医生交到了医院的廉政账户上,自廉政账户启用以来,已收到现金6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