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悯农诗人”不“悯农”疑析

涟源市水洞底镇纪委   邓戈锋   2014/5/21 11:04:37【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唐代中期诗人李绅因写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被誉为“悯农诗人”。殊不知,就是这位“悯农诗人”,后来当了官,他便一步一步蜕变成了“鄙弃群众”的罪人。据考查,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779年),李绅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的李绅就再也没有“悯农”之心了,他终日花天酒地,贪图享乐,“豪奢”到一餐需耗费上百两银子。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每天要宰杀上百只活鸡供他“口福”。他为官粗暴专横。百姓都惧怕他。一天,有下属对他禀报“本地百姓大势外逃”,他竟恬不知耻地说:“这有什么要紧?手里捧着的麦子,饱满的颗粒总在手心,那些秕壳怎么不让其漂去?”如此如此,足以看出李绅是一个地地道道不近民情的伪君子,腐化堕落的大贪官。

应该说,李绅起初是体贴民情的,并且特别怜悯农民的疾苦,不然他怎能写出那样通情达理的“悯农”诗句?但后来他真的蜕化变质了,这不能不与他放松自我改造,思想背离群众,以及贪婪的本质有关。“悯农诗人”不悯农这与当今一些官员逐渐蜕变,最终成为腐败分子同出一辙,他们都是因为严重脱离群众而酿成的恶果。由此可见,当今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多么及时和必要啊!正如此,广大党员干部(不论大官小官)都要自觉投入到“群众”这座大洪炉中去锤炼,体验群众的感情,接受群众的教育,从本质上真正洗心革面,彻底改造思想,尽心尽力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忠实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时时对照李绅这本反面教材告诫自己,恪守“民生优先”理念,坚持“群众至上”观点,真正做一名关心群众疾苦、致力为民办实事的“悯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