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拨付乡村教师的绩效工资要经过四个环节,历时一个星期,现在的国库集中支付,可以现场办结,能赶在放假前把工资发放到老师手中。”近日,在冷水江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刚办完支付手续的矿山中心小学会计杨建国感慨的说。这是冷水江推进国库集中支付,促进财政资金阳光高效运行的一个镜头。
近年来,为突破传统“分散设户、分散收付、分散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财政资金的管控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冷水江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中心,实现收入直达国库,支出直达劳务、商品供应商或个人;推进预算编制、预算管理、预算拨款相分离;实现了由会计集中核算支付管理向与国库集中收付管理转变,由资金沉淀于核算中心向集中于国库转变,由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集中于核算中心向预算单位转变,由事后报账型管理向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管理转变。
同时,按照“指标控制计划、计划控制资金支付”的管理思路,冷水江将部门编制预算、预算指标、国库集中支付等系统整合为统一的国库支付系统,形成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预算监管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将预算外资金、社保专户、水利建设资金专户、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专户、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专户、交通融资专户、预拨经费、暂付款以及非预算单位的资金等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了财政资金的统管统用、专款专用。
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财政部门能及时掌握预算单位各项资金收入和支付的全部信息,对国库资金的运行进行合理的调度和有效地监控;各业务股室能够及时查询对应预算单位的资金拨付情况,掌握每个项目资金的预算指标、拨款申请及资金支付,便于按工程进度对项目资金实施监管,弥补了过去做手工台账的不足,实现了财政管理的精细化。
2003年以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冷水江撤销了全市180家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248个;归集各单位沉淀资金2000多万元,归集财政专户资金1.3个亿;累计办理支付业务25万笔,支付金额达72亿元;累计拒付不合理开支6000多笔,拒付金额超过3.3亿元。目前全市223家行政事业单位和16个乡镇办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网络,覆盖面达100%。
作为全省改革最早、推进最快、成效突出的县市之一,冷水江多次在全省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