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领导干部要有一颗平常心

娄底廉政网   吴雄辉 刘春平   2014/7/11 16:35:45【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前,在一次纪检工作会议上,一位领导讲过这么一则故事:
    “王鱼”是太平洋布拉特岛水域中的一种奇观。这种鱼有一种本事,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到自己身上,使之成为自身的“鳞片”,当“王鱼”有了这种“鳞片”后,便会比没有鳞的“王鱼”至少大出几倍,因而在同类中显得威风凛凛。可叹的是,这种有了“鳞片”的“王鱼”到了后半生,随着机能的退化,身上附属的动物会慢慢地弃它而去,使之重新返回原形。于是,这种失去往日威风的“王鱼”便会变得非常的痛苦难堪,因无法再去面对和适应现实而自残,直至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因为布拉特岛水域有这种“王鱼”,当今世间一些政要和名人巨富,常常会去这里观光,以期从“王鱼”的身上得到某些警示和启发。
    最后,这位领导语重心长地说,“王鱼”的故事,发人深省,能给我们以诸多启迪。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领导干部要有一颗平常心。
    诚哉斯言!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平衡点。做人、处事、为官也是如此,贵在拥有一颗平常心。对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平常心,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组织和群众,正确处理进退与得失,这不仅是一种清醒、一种成熟、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追求。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平常心,就会被物欲所困,被俗务所累,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不能自拔。受功利心和攀比心的强烈驱使,就会产生人们深恶痛绝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等弊病,产生天理难容的暗室欺心、横行霸道、卑鄙无耻、腐化堕落等恶行。
    拥有平常心,领导干部才能清醒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自知之明的人,能够找准人生坐标,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切实做到"知不足"。反之,自高自大、盲目优越的人,则往往容易脱离现实,迷失方向,看问题错位。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把自己看得低一些,把位置摆得正一些,始终保持清醒,准确定位个人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份量,准确定位自己在干部群众中的形象。清人申居郧在《西岩赘语》中写道:“做官时,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想一想:我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
    拥有平常心,才能以理性的态度看待进退留转。"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人生的崇高境界。领导干部拥有平常心,关键是要淡泊名利、淡泊官位。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领导班子的新陈代谢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的需要。作为党的干部,必须要有一种"无欲则刚"的品格,有一种 "放得下"的胸怀,做到"进"时朝气蓬勃,"退"时心情愉快,"留"时加倍努力,"转"时奋发进取。人生在世,更多的时候,是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党员干部具备了平常心,才会突破名利的羁绊,不为之所累,更不被它所害,只有这样才能满怀激情、心无杂念地投身到为党、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
    拥有平常心,领导干部才能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自古人心不足,欲壑难填,人难免有攀比之心,难免有非份之想。领导干部要常有一颗平常心,能够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要常怀感恩之心,不盲目攀比,无非份之想;要知欲壑难填,唯有加强修养,克制心魔,才能知足常乐;要严于律己,培养健康的个人情趣和爱好,主动筑起抵制诱惑的防火墙,对权力、金钱、美色、虚名等淡然处之,做到心如止水、无欲则刚,使别有用心者无机可乘;要防微杜渐,做到慎微、慎独、慎始、慎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