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升于自省 名节源于修养
娄底廉政网 吴雄辉 2014/7/11 16:30:59【字体:大 中 小】
近日,读到习近平同志所著《之江新语》,给人颇多启迪。其中,“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一文中提到:“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慎独慎微,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这段文字,发人深省,意味深长。目前,正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作风纪律建设,“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品德”的风气逐步形成,涌现出了一大批务实肯干的好党员、好干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是党的形象的“代言人”,肩负重任的“火车头”,经济建设的“引路者”,把自己混同于普通党员、普通群众,甚至降低为不受组织监督、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视自己为不受党纪国法约束、可以胡作非为的“ 特殊人物”、“特殊党员”。更有极少数的同志面对“酒绿灯红”的侵蚀,从不顾及小事、不拘小节的吃点喝点、拿点收点,到挡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还以权谋私,沉沦堕落,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到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强化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价值取向,只有树立理想信念,自觉地用坚强的党性、崇高的信念和人格力量来约束自己,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约束自己,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才能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迷,不为欲诱,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
要强化自觉意识。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是自己。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中坚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就必须坚持强化纪律意识,模范遵守纪律,坚决维护纪律,把党的政策视为“生命线”,把党纪国法视为“高压线”,把党风廉政建设视为“警戒线”,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抗得住诱惑,耐得诱住寂寞,经得住考验,能够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不断筑牢遵纪守法的道德防线。
要强化自律意识。“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抵御腐蚀思想侵蚀,必须牢固筑起廉洁自律的防线,做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掌握正确权利观,必须要正确使用组织上赋予的权利,要把权利用于造福人民群众,而决不能滥用职权,搞以权谋私,要做到严于律纪,自觉树立好自身形象。
要强化带头意识。列宁曾经说过:一打纲领抵不上一个行动。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把表率作用根植于群众中去,付诸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去,凡是要求部属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垂范。以求真务实、扎实有效的工作实践来感召群众,切实推动作风建设实现更大转变。
近日研读习近平同志所著《之江新语》,给人颇多启迪。诸如“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和“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慎独慎微,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等,就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所谓党员领导干部的小事小节,主要是指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党员领导干部所以要注意生活中的小事小节,首先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示范作用,人们往往会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生活言行来评判一个人的品质,并由此对我们党产生一种判断。可以说,我们党长期以来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不仅靠的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真理的呼唤,也靠的是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格影响。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是形成党的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经不住社会上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诱惑,道德操守不佳、人格魅力不彰,不注意自己的小事小节,不仅影响到了个人形象,也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党员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
有同志认为,生活中的小事小节,无关紧要。因此,一些地方在选拔领导干部时,往往忽视了对干部生活作风的考察。然而,一个人一旦生活作风出了问题,往往也就是他蜕化变质的开始。近年来,一些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在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党的理想信念淡漠、价值和道德观念扭曲。他们有的慕羡奢华生活,盲目攀比,心理失衡,精神空虚,贪图享乐;有的经不起金钱、美色和物欲等诱惑,傍大款、养情妇、迷赌博,沉湎于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以至于贪赃枉法、为所欲为;有的视吃喝玩乐为正常,把用公款消费娱乐看成“潇洒”,沉溺于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最终堕入犯罪的泥潭而难以自拔。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当前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不能有丝毫轻视和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