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谨防“一念之差”

娄底廉政网   吴雄辉 刘春平   2014/7/11 16:29:30【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朋友是一位检察官,与他一起聊天时常说,许多领导干部在东窗事发、锒铛入狱后反思自己违法犯罪的原因时,都无不例外地提到“一念之差”导致千古之恨。朋友的话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每个领导干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各种诱惑,或权力,或金钱,或美色,等等。面对诱惑,有的领导干部能够保持清醒认识,看到诱惑背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严重后果,而有的领导干部面对诱惑,则意志不坚,态度暧昧,心神不定,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守住底线,最终成为诱惑的“俘虏”,滑落犯罪的深渊。《菜根谭》中有句名言:“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意思是说人生的一念之差,足以将一生的努力与功绩丧失殆尽。现实生活中,一念之差铸大错,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步不慎从天堂跌进地狱的案例举不胜举。
    谨防“一念之差”,应该以曹鼎为榜样学会“拒绝”。明代山东泰和县典吏曹鼎抓获一女贼,因为离县衙太远,当晚赶不回去,就住在荒野上一座废弃的寺院里。女贼见机会来了,就频繁用色相诱惑曹鼎,曹鼎怕克制不住,就一边呵斥女贼,一边不停地写“曹鼎不可”这4个字,看后撕掉烧毁,写了撕,撕了写,如此反复十数次,东方发白,一夜过去,曹鼎抗住了女贼的诱惑,没有出现“一念之差”,躲过一“劫”。
    谨防“一念之差”,应该以公仪休为榜样学会“算账”。《淮南子•道应训》载:鲁国宰相公仪休非常爱吃鱼,有一天,有人投其所好给他献上了一条鱼,但公仪休坚辞不受。他的弟子不解,他解释说:“我正是因为喜欢吃鱼,才坚决不接受这条鱼的。因为如果我今日收下了这条鱼而导致有朝一日丢了相位,虽然我喜欢吃鱼,却再也不能靠自己的俸禄买鱼吃了。如果我不收这条鱼,保住自己的相位,就能够长久地靠自己的俸禄买鱼吃了。”公仪休的这个账,算得实在,算得简单明了。
    谨防“一念之差”,应该以万钢为榜样学会领悟快乐的真谛。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曾经问手下的大臣们:“天下何人快乐?”群臣众说不一,有的说功成名就者快乐,有的说金榜题名者快乐,还有的说富甲天下者快乐,等等。朱元璋听后索然无味,感到很是败兴。这时,一个叫万钢的官员说:“畏法度者快乐!”朱元璋听后连连夸他的见解“甚独”。所谓的“畏法度”,就是遵纪守法,谨防“一念之差”。只有遵纪守法,才能心地坦然,确保人生过得自由自在,充满幸福。
    领导干部要想避免出现“一念之差”,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