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多一点“吾不如”精神

娄底廉政网   吴雄辉 刘春平   2014/7/11 16:28:28【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时下,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少数党员干部因为怕丢面子,怕失威信,不敢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的短处和不足,不敢说“吾不如”,这有百害而无一益。
    俗话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俗话言简意赅,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历史上的圣哲先贤,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具备博采众长的精神,敢于宣称“吾不如”。
    汉高祖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汉高祖刘邦的三个“吾不如”充分显露了他的宽宏器度。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在29岁时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他恳切地表白:“搞农运,我不如澎湃、毛泽东;搞工运,我不如苏兆征、邓中夏;搞军事,我不如叶挺、贺龙。”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虚心谨慎,溢于言表。
    人贵有自知之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别人的方面。我们只有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面对比自己强的人,由衷地说上一句“吾不如”,不但不会贬低自己,反而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只有那些能自知“吾不如”,并敢于说“吾不如”的人,方有可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事业上的翘楚,因为这样的人往往胸怀更加开阔,气度更加恢弘,意志更加坚定,谋事更有方略,举措更加得力。敢于说“吾不如”,是一种谦虚,是一种自知之明,更是一种胸怀,一种勇气,一种境界。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深入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但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多一点“吾不如”精神,这于人、于已、于集体、于国家都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