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前一阶段,我们在“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勤政廉政、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学习了有关材料、收听收看了《反腐倡廉警示录》《廉洁从政警示录》等电教片,通过前一阶段的“学”“看”,并我结合前一阶段的学习,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谈不上为大家上课。
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一)共有三大问题关系生死存亡:
1、理论创新。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一个政党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不断前进。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能否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新的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换用一句话说,就是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一个理论僵化、停滞不前的政党必然要灭亡。
2、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硬道理,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物质世界的普通规律。落后就要挨打,历史反复证明,不发展就会亡党、亡国灭种。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因此,我们党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腐败。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腐败的实质就是脱离群众。古人讲:“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1)唐朝,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兵力内轻外重,酿成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更加腐朽,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潘镇割据,100多年腐败的政治以及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剥削和压迫,引发了农民起义,瓦解了唐朝政权。
(2)北宋。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喜欢艺术,珍器古玩,朝廷官员投其所好,横征暴敛,搜集民财,以讨皇上欢心,进而得到重用,正是这些人利用宋徽宗的爱好,大乱朝纲,滋生了一系列腐败问题,使北宋元气丧尽,金国趁机打入中原,攻占来汴梁。
(3)明清。明清后期,买官卖官盛行,任人唯亲,贪污贿赂,徇私枉法,腐败之风,上行下效,愈演愈烈。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
(4)台湾。国民党下台,主要是失去了人心。
(5)东欧巨变。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等国共产党先后下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造成东欧巨变有三大原因:一是经济困难和停滞,二是党政官员的特权官僚化和腐败,三是美国着意灌输西化思想。
(6)苏联解体。著名经济学家、红旗出版社社务委员黄苇町在中央党校讲课时曾谈到苏联解体的原因,他认为是特权和腐败使苏共丧失人心,从而导致亡党亡国。
二、必须正视当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当肯定,当前我党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干部是勤政、廉政的,但是也确确实实存在不少问题,个别问题还非常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度警觉。教训:
1、放松“三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
2、工作丧失原则,为情所动,因情害己,公权私用,公私不分。
3、不能坚持严格自律,放纵自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从不拘小节开始,成为腐朽庸俗作风的牺牲品。
4、缺乏政治敏感性,缺乏党性锻炼,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
(二)干部队伍中不勤政问题比较突出
必须认识到:贪污受贿是腐败,不廉政是腐败,不勤政也是腐败,精神状态不振,工作不作为,不负责任,不执行政令,不履行职责,都是腐败,而且是很大的腐败。
三、我们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决心很大、力度很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体现在党的方针政策上,摆在了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各级党委既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将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坚持标本廉洁、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同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对各种腐败分子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
在中纪委二次会上,胡锦涛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紧紧围绕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坚强有力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以新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胡锦涛强调,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坚持这些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必须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胡锦涛指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以纪依法严厉打击腐败分子。第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党风建设带动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第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第四,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第五,要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胡锦涛指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抓好工作,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使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运转起来,形成齐心协力反腐败的良好局面。
中纪委二次全会还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抓好廉洁自律规定的落实,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第二,继续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第三,深化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着力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第四,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推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第五,健全制约监督机制,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二)体现在案件查处中,重拳出击,严厉惩处
近几年,先后查处了一批在全国影响恶劣的大要案。如:
1、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受贿、行贿案。胡长清在担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副省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500多万元,于2003年8月在南昌被执行死刑。
2、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贪污案。陈希同任北京市委书记期间,非法占有对外交往中接受贵重礼物折合人民币55万元。指使、纵容王宝森动用财政资金3500余万元在北京市及怀柔县修建两座豪华别墅供自己和王宝森享乐,触犯刑律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赃物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3、厦门重大走私案。牵涉到一大批人,有省副级干部,有地方级干部也有县处级及县处级以下的干部,有枪毙的,也有坐牢的,也有开除党籍的,也有撤销职务的,也有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罪魁祸首是赖昌星,今年才44岁,案发的时候40岁还不到,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但拉拢腐蚀干部却有一套,他靠走私赚大钱,再用钱去买你的权,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4、原全国人大副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成克杰受贿案。成克杰私用手中职权,通过批项目、要贷款、提职级等多种方式,伙同李平或单独非法收受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4109万余元,2000年9月14日被执行死刑。
5、原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嘉延受贿案。李嘉延利用职权收受贿赂,为儿子和情妇谋取非法利益,违纪金额达5000多万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王怀忠、陈耀南、郑筱萸、王昭耀等等先后都被严肃查处。
四、标本兼治,切实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一靠自律(自我约束),二靠制度,三靠查处,建立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切实加强主观世界改造,过好“六观”,牢筑反腐败的思想防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问题,一定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世界。
1、世界观: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
2、人生观:指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理想、目的、态度等的根本看法和观念。(人活着为什么,应怎么样活)
3、价值观:人们断定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为己还是为别人,奉献还是索取)
4、权力观:权为民所用。
5、地位观:公务员是公仆。
6、利益观:利为民所谋。
(二)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坚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变“事后”治理为“事前”预防,逐步建立一套防范腐败的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约束,用民主、公开的办法解决腐败问题。
(三)切实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1、对群众多次举报的腐败案件,“凡举必查”,不推脱、不躲避,主动查实。
2、对查办的腐败案件,“凡查必究”,决不包庇,不姑息、不迁就、不隐蔽。
3、对已查明的腐败分子,“凡究必严”。严惩不贷,决不手软。
廉政作为一个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和干部能够长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