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要让“蜗牛”变“快牛” 杭州市出台机关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

廉政杭州     2015/7/8 16:56:56【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贪官猛如虎,庸官害如狼。2014年,杭州市96666投诉中心共受理作风和效能问题投诉2215件,同比上升27.96%,其中执行不力、效率低下分别排在前两位,占29.35%和16.12%,占比接近一半。

2015年初召开的全市深化作风建设大会上,视频曝光一位企业负责人,为了将企业从上城区搬迁到江干区,来来回回跑了数十趟相关职能部门,最终历时一年半时间,才完成法律意义上的搬迁审批。

办事难、审批难等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现象,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庸、懒、散、慢”,让群众深恶痛绝。许多老百姓抱怨,有些干部手不伸了,钱不拿了,事却比以前变得更加难办甚至不办了,推诿扯皮、拖卡慢蹭的情况也多了起来。

为官乱为是“权力任性”,为官不为同样是一种“权力任性”。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少数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三不”问题),杭州市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对2011年下发的《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原《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旨在通过建立问责倒逼机制,推动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散、慢推拖等突出问题的解决,着力提升干部精气神和执行力,实现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勤政高效、为民务实清廉。

修订后的《问责办法》充分体现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执纪新要求,强调了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明确了《问责办法》的问责对象、问责情形、问责方式等。

0.jpg1.jpg2.jpg3.jpg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