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防工程须“防人”觊觎

三湘风纪网     2015/7/15 9:55:53【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镇江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因犯受贿罪被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50万元。而法院最终认定的朱冬生的受贿金额,接近200万元。而民防和人防工程成为其捞钱的“主战场”。(7月13日,新华网)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会群众的强烈关注,关注的原因不是其职位有多高,而是其在民防局长这一特殊位置上受贿。民防人防工程,事关国家安全,人民切身利益,是为战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掩体。朱冬生置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于不顾,怎不引起广大群众强烈愤慨,怎不引起社会媒体重点关注。

朱冬生觊觎人防工程建设旷日已久,插手人防工程建设不择手段。缓缴人防建设费是捞钱主要砝码和手段。因为根据法律规定,民用建筑在建设时必须建设防空设施,也就是地下人防工程,平常看到的各种地下停车场就属于这个范畴。开发商在建设完成后,由民防局决定能否通过验收。如果开发商没有条件建设人防设施,则按每平方米30元的标准,以总建筑面积测算,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用于择地另建。作为民防局局长,朱冬生通过手上掌握的权力,将开发商捏得死死的。插手人防工程承建则是其受贿的另一捞钱手段。从人防工程的中标、建设、验收等环节,朱冬生做到了环环插手、事事受贿。经朱冬生的人为干预,未中标的中标了,未达标的达标了,未验收的验收了。而他本人则从中获利颇丰,赚的盆满钵满。

殊不知,人防工程,事关国家安全大计、战略大计。朱冬生置大义于不顾,舍大家养小家,其觊觎人防工程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人防工程如何防止别有用心之人觊觎,如何有效监管“一把手”手中的权力,如何保障关系国家根本利益的人防工程不受腐败蛀虫的叮咬成为一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近十年来,随着人防和民防职能的转变,民防职能与市场开发逐渐融合,权力寻租空间变大,但是对该领域的监管却未有明显加大力度的变化。朱冬生正是利用了这一新变化所产生的监管漏洞罔顾国家安危大计,大肆敛财。为切实防止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人防工程阳光化、人防建设公开化、人防监管常态化,保障人防建设领域时时处于严密监管之中,事事处于阳光照射之下。同时,加大的人防建设领域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是有效遏制腐败增量、减少腐败存量的有力举措。十八大以来,中央保持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力度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懈,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反腐做到全覆盖,零死角。人防工程建设领域,因其与国家战略部署,社会公共利益息息相关,尤其来不得半点虚假,严厉打击有关人防建设资金、项目、工程的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高举反腐利剑,形成强大震慑。
    让反腐风暴猛烈地刮向人防工程建设领域,让廉政之风吹进每一位人防干部的内心,让腐败毒瘤无滋生的土壤,让腐败分子无可乘之机,确保人防这片土地不受腐败的污染,还人防一片净土。(株洲县纪委  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