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黄建国:努力打造践行“三严三实”的执纪标尺

三湘风纪网     2015/7/27 18:00:13【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纪检监察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准则和目标追求,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好干部,真正以崇“严”尚“实”的过硬作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加强党性修养,铸“严”“实”之魂。“三严三实”的最高境界和核心要求,就是对党忠诚。只有对党忠诚,才能听党指挥、无私奉献;才能坚守党的品质、做人干净;才能维护党的事业、敢于担当;才能捍卫党的纪律、疾恶如仇。一名党员干部是否过得硬,取决于他对党的忠诚是否过得硬。忠诚是个“总开关”, 只有对党忠诚,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共产党人要牢记入党誓言,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忠诚于党,永不叛党。要在思想上对党忠诚,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无限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表里如一的老实人,做严守纪律的规矩人。纪检监察干部承担着惩恶扬善、纯洁党的队伍的重要使命,更应该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要无愧于“党的忠诚卫士”这一神圣职责称号,把对党的忠诚落实到为党工作、为党分忧、为党担当、为党执纪上,坚决同抛弃信仰、背离信念、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


2、强化宗旨意识,扎“严”“实”之根。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血肉关系。党员干部应该明白,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做到心中有民不忘本。“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应当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仆。纪检监察干部应好好挖掘和弘扬海瑞精神。海瑞是我国历史上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好官之一。他非常关心百姓疾苦。主张“安否关宗社,利害在生民”,认为安民是治国之本。一方面他制定各种规定,严禁下属盘剥百姓,谋取私利;另一方面,坚决打击乡官权贵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遭人弹劾。海瑞始终坚持为官一处,造福一方百姓,真正做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敢于冒犯权贵、不顾个人宠辱得失,坚决打击损害人民利益行为的胆魄和勇气,令人敬佩。纪检监察干部要弘扬海瑞精神,接地气,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在执纪监督过程中始终坚持维护群众利益,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做到民事未妥、寝食难安,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3、大力改进作风,领“严”“实”之先。纪检监察干部从事的是“他律”工作,因此,就必须做“自律”表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特殊的岗位决定了纪检监察干部应率先改进作风,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有更高的觉悟、更优良的作风、更严明的纪律。因此,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大力改进作风,做“三严三实”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这样我们监督起来才有底气,才有说服力,才有威慑力。要以良好的思想作风约束好自己的言行,坚决拒绝“四风”问题,带头执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每一位纪检干部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都应该是一个标杆。要求一般党员干部做到的,纪检监察干部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一般党员干部不做的,纪检监察干部自己必须坚决不做。要加强学习,改进学风,主动适应反腐败新常态的需要,及时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努力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尤其要熟悉经济、财会、网络信息常识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不断总结办案经验,切实提高办案水平。要改进工作作风,发扬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怕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圆满的精神,把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往细处做,往实里干,集中精力狠抓落实,心无旁骛干成实事,以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4、坚持审慎用权,守“严”“实”之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执剑者一旦缺乏敬畏之心,就极易“剑走偏锋”、“走火入魔”,必然害人又害己。腐败总是发生在掌权者失去敬畏之心的地方,没有敬畏,权力就不受约束。作为掌握监督执纪这一特殊权力的特殊群体,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常存敬畏之心,守住“忠诚卫士”底线。要时刻敬记党性要求、法纪法规、公序良俗、道义美德,心中要有所畏惧,畏权、畏纪、畏法。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织密自我监督之网,把手中的权力主动关进“笼子”,坚持按原则、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 “不准越权批办、催办或干预有关单位的案件处理等事项,不准以案谋私、办人情案,不准跑风漏气、泄漏工作中的秘密。”这是纪检监察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加强廉洁自律,管好自己和亲属。只有自身干净,方能理直气壮地监督他人。纪检监察机关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内部教育、管理、监督和惩处并重,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制度,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履职用权情况的常态监管,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


5、加强责任担当,给“严”“实”之力。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纪检监察干部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就能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入强劲动力;相反,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党纪政纪就必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坚守责任。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常态,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人民、对党的事业、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负起监督责任。要敢于担当,敢抓敢管,始终保持一种不畏艰难、与时俱进的信心和勇气。如果凡事以自保为主,不敢说不敢做,就会轻则逐渐失去履职能力,重则助长不良风气,为腐败留下可乘之机。纪检监察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表现在面对重大政治考验,能不能旗帜鲜明、挺身而出,坚决不当“骑墙派”;面对腐败现象和歪风邪气,能不能敢于亮剑、坚决斗争,绝不听之任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能不能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绝不畏缩不前;面对复杂的人情世故、纠葛的人际关系网时,能不能坚持组织第一、纪律第一;面对不敢担当、不能担当、不作为、滥作为的党员干部时,能不能站定立场、不犹豫不决、坚决查处。能,就是一种敢于担当的表现。如果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只满足于自己不腐不贪,对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闻不问、当老好人,尸位素餐,无动于衷,无所作为,就不配做纪检监察干部,甚至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因此,对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该撤换的撤换、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对不敢抓、不敢管,监督责任缺位的干部坚决问责。唯其如此,才能让责任意识深入人心,让担当精神蔚然成风不前,才能切实纠正执纪过程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让广大群众看到铲除腐败的希望,不断坚定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


6、守护法纪底线,砺“严”“实”之剑。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是党章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根本职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执纪和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使命和庄严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纪检监察干部手握达摩克利斯之剑,要切实担负起监督执纪的重大责任,紧紧守护住法纪执行的底线。要紧紧扭住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这个根本,强化对党风政风的监督执纪,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行为的审查和处置力度,坚决惩治腐败。深刻认识及时有效揭露比严厉惩处更重要,督促各级党委和纪委抓早抓小,发现领导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扯扯袖子甚至大喝一声。要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问题,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强化党员干部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要持之以恒,切实监督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不断深化、巩固纠正“四风”的成果。突出重点对象重点领域纠风反腐,加大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有腐必反,除恶务尽。(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本文根据作者在2015年5月20日省纪委省监察厅机关和省委巡视机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会议上的党课提纲摘编,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