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0月8日《爸爸去哪儿》真人秀节目在湖南卫视开播后,一时间“去哪儿”成为热词并迅速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如“时间都去了哪儿”“领导都去了哪儿”……昨天(8月5日)晚上看了“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赵国明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新闻后,笔者突发奇想:扶贫资金都去了哪儿?
赵国明具体因何原因而落马,目前媒体尚无具体报道,但笔者猜想肯定与扶贫资金有关。扶贫办嘛,管的就是扶贫项目和资金,如果真的与扶贫资金无关,赵国明落马的原因就有点扑朔迷离了,不过真相很快就会大白于天下。
近年来,全国扶贫系统落马的官员不少,除赵明国外,还有国务院扶贫办原副主任魏崇金、广东省委农办副主任(曾任扶贫办主任)莫定伟、海南万宁市扶贫办主任冯小良、海南省琼海市扶贫办主任郑翼、甘肃省和政县农发办主任(原县扶贫办副主任)崔兴业、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钟炳明、湖北省红安县扶贫开发办主任李子奎……从中央到地方,从省级到县市级,如此众多的扶贫官员落马,说明扶贫款已经成为一些扶贫官员的“唐僧肉”,扶贫款“扶倒”了一批扶贫官员,地方扶贫部门俨然成为腐败“重灾区”,这个往日在人心中属于“清水衙门”的单位,却成为侵蚀民生政策的“红利”和基层群众的利益最大威胁,成为继“交通、国土、住建”部门后又一高危行业。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然而果真如此吗?扶贫资金被贪污挤占挪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在一些地方,“扶县”与“扶民”两层皮现象比较普遍。一首民谣这样说道:“有钱盖大楼,没钱修水利,农民不致富,农村咋脱贫?”2012年年底,审计署公布的对19个贫困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报告也显示,几乎所有的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跑冒滴漏问题。那么,这些跑冒滴漏的扶贫资金,你都去了哪儿?同样据报道,2014年,贵州省审计厅对贵州20个县2011年至2013年扶贫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发现20个县存在虚报冒领、私设“小金库”、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使用扶贫资金7.6亿元。
扶贫资金都去了哪儿?拷问着我们干部的良知。所谓“扶贫资金”,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当地经济的,扶持当地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脱贫的资金。据相关报道,每个重点县每年能获得3000万—50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还有一些专项转移支付和专门的政策措施。可见,扶贫资金数额巨大,如果不加强监督,极为容易出现“跑冒滴漏”;如果不加大惩处,就极为可能进扶贫官员的腰包。笔者,真想反问一句,人民的“父母官们”,你们的良知何在?你们的那些钱用得心安理得吗?难道没有一点愧疚吗?
因此,除了加强监督外,对胆敢贪污、挪用、挤占扶贫资金的官员,必须坚决进行查处,纪检监察部门应该敢于亮剑。2014年6月26日,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中强调:“有的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都敢贪敢挪,而且拿这些钱来行贿买官,群众的“保命钱”成了干部的“买官钱”……贫困地区贪扶贫救济的钱,恶行令人发指!查处惩戒力度还要加大。”习总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再一次为我们指明了反腐重点和方向。 ( 古丈县纪委 向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