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纪委通报了江苏省委原常委、原秘书长赵少麟的调查结果,其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在党内搞团团伙伙,大肆进行利益交换、利益输送,拉拢腐蚀领导干部;严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职权影响,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纵容其子开设私人会所,并多次在私人会所宴请有关领导干部;向他人送礼金;伙同其子行贿。
“政事儿”发现,赵氏父子私人会所的“座上宾”有5名落马省部级官员,分别是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济南原市委书记王敏、南京原市委书记杨卫泽、河北原省委书记周本顺、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何家成,这些落马官员或为赵某充当“保护伞”,或把赵某当成“钱袋子”,或在赵某承揽工程项目时予以“特别关照”,或把赵某认作“干儿子”,或安排家人在赵某公司吃“空饷”,形成了一个以利益为纽带的“圈子”,构筑了一道温柔的“人情陷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揭开人情往来的“面纱”,无所不能的“孔方兄”却散发出阵阵铜臭味。
人情,本来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温情脉脉的人情一旦与利益、金钱勾搭在一起,任其滥觞异化,就会侵蚀理性和良知,破坏规则与法纪,产生“潋滟效应”,形成腐败圈,变成害人害己的“人情陷阱”。纵观近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件,无论是刘志军的“父子同腐”,还是苏荣的“夫妻开店”,抑或是令计划的“西山会”,周永康的“石油帮”、“秘书帮”,没有一个不是被扭曲的人情拖入腐败的深渊。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二千多年的孔子就告诫人们,君子要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受中国古代几千年宗法社会的影响,一些人热衷于“攀关系”,拉“山头”,建“圈子”,或放纵家属,或庇护好友,或关照身边人,利用手中权力大发不义之财。
树大招风,权力一直是金钱围猎的重点目标,被异化的人情“陷阱”无疑是导致贪腐的一大诱因。如何才能避离工绕过种种“陷阱”,平安到达胜利的彼岸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守规矩。
只要守规矩,我们就会坚守做人底线,不越法纪红线,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做到按原则办事,按规矩做人。在使用权力时,牢记公权为公,一点一滴不能乱用,公款姓公,一分一毫不能私用。
只有守规矩,我们才能在面对事情的时候,首先从规则和法律角度考量,清楚合规与违规、合法与非法的界限,选择合乎法律规范的行为方式,依照合法程序办事。当法律规范与个人欲望发生矛盾的时候,自觉恪守法纪的要求,自觉弱化、转换、调整或放弃某些个人需求或偏好,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意愿。绝不能把人情庸俗化,把人情作为办事的筹码,拿人情作交易,不能将人情置于规矩或法律之上,使规矩或法律让路于人情。
畏法度者最快活。只有守规矩,我们就会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随时随地做到慎言、慎独、慎微、慎友,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增强政治定力,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利欲所惑,抵御“病毒”入侵,努力修炼成金刚不坏之身。(江华县纪委
尹世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