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一篇文章——“有领导退下多年还不撒手,让新领导为难!”作者旗帜鲜明地批评一些领导“退而不休”的陋习。此后,这篇文章引发了各类媒体和网民的热议,与之相关的评论也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走茶凉”一度成了热词。
我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在古代就有一种"端茶送客"的惯例。来客相见,仆役献茶,主人认为事情谈完了,便端起茶杯请客人用茶。来客明白这是主人送客的举动,一般会端起茶杯表示一下后自觉告辞,喝茶走人。
古人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端茶送客、喝茶走人”这一种惯例,实际上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默契。如果人际交往中没有这种默契,可能会闹出许多不必要的尴尬,出现“人走了,茶凉了,主宾心里都不舒服,茶水被白白倒掉”的情况。因此,人际交往中客人“喝茶走人”要比“人走茶凉”明智。
人际交往中尚且如此,健康正常运转的官场也是如此。古人说“在其位、谋其政”,那么不在其位,也就不谋其政,更不能干政。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还用一章的篇幅对“退休”做出了规定。那么,作为一名公务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明白“人走茶凉”这个道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在岗的时候努力工作,退休的时候全身而退,不再以任何借口去影响或干扰现任公务人员的正常工作,让“人走茶凉”成为生活中和工作上的一种常态。
“人走茶凉”既是一种现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鼎城区信访局 李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