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违纪没人管”是腐败前奏

检察日报   武西奇   2015/8/25 16:11:50【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言论认为反腐败就是查办大案要案,领导干部只要不违法,违反纪律就是“小节”,就不会有人管、不会被追究。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市委书记王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批评了这种错误认识(据8月20日中国新闻网)。

正是在“违反纪律是‘小节’”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一些干部总以为拿一点、吃一点、喝一点不是大事,违规使用公车、超标进行接待、偶尔发点福利都是小节。即使被当地党委纪委抓了个现行,也不至于撕破脸皮去上纲上线处理。结果,有的干部就像温水中的青蛙,在浑然不觉中滑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不必讳言,现实中之所以存在“违纪没人管”现象,与部分地方党委纪委忽视日常监督执纪脱不了干系。有的碍于情面拉不下脸,有的怕得罪人狠不下心,有的迫于压力硬不起来。坐视廉洁自律底线被突破,听任政治纪律红线被虚置,那干部“前腐后继”也就见怪不怪了。

其实,反腐的目的不是要查办多少大案要案。“打虎拍蝇”只是反腐肃贪的治标之举,让干部自觉把“讲纪律、守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是反腐的终极目标和最佳状态。

严是爱,宽是害。遏制腐败增量,就得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避免干部从违纪走向违法,从而减少腐败“出生率”。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干部行为,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做到抓早抓小并及时处置。一方面,各级党委和纪委务必种好各自的“责任田”,以零容忍态度加强对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全天候监督;另一方面,问责板子必须要高高举起狠狠拍下,既打小错不断的违规者,也打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监督人。始终保持严查严打高压态势,还有干部敢拿纪律规矩不当一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