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三湘风纪网推介了张谷英村家训族戒,其中着重推介了其“崇廉洁”的家规。
清廉为政,是每个朝代都倡导的,但从家庭的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廉,则是张氏家族的一大特色。在重孝义、求和睦、勤耕读和崇廉洁的环境中,数百年来,张氏家族中出外为官者多达300余人,他们继承先祖遗风,恪守“崇廉洁”的家训,为官清正廉洁,办事公平公正,留下了难得的声誉和政绩,赢得了后人的景仰和赞颂。据历史资料考证,张谷英后裔中没有一名贪官。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不仅是国家、社会的基本细胞,更是涵育官风、民风的前提要素。家规,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和道德风貌,它的好坏,对于干部为官处世、社会风化一方,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古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就是以“家风”彰显“官风”的最好例证。
纵观古今,有多少贤臣能士,秉承着好的家规,其清白廉洁的官风代代传扬,流芳百世。
北宋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却十分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的意识:“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他为此而写的《训俭示康》也一直传诵至今。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1961年,陈毅元帅写下《示儿女》。诗中这样写道:“应知重实际,平地起高楼。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儿女的殷切期望与要求。陈毅要求子女谦虚谨慎,严以律己,加强修养,脚踏实地。“不要空言不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其不放纵、不溺爱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清正廉洁的家风家规和严格自律的高风亮节,至今仍昭示着后人。
反观那些家风不正的家庭,自私成习,歪风盛行——手中无权者,或偷奸耍滑,或损人利己;手中有权者,则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贪腐成性,祸国害民。在当前中央“打虎拍蝇”的高压态势下,一大批腐败高官的相继落马,其中“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人落马,牵出全家”的现象并不在少数,足以可见,没有良好家规的约束,就更加容易屈服于欲望,从而拜倒在诱惑的“石榴裙”下。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家贪戾,一国作乱。”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良好的家规,恰如一道天然“防腐剂”,会时时约束着你的为官处世,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不偏不倚;同时,它也会挡住为官路上的荆棘与诱惑,为你勇往直前“保驾护航”。(株洲
吴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