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规划局党组书记 曾伯怡
“三严三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以优良作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的新要求。严以修身这一要求不仅饱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也反映了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的本色所在。
现在有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这都是修身不严的必然结果。对于一个共产党员要想做到对党的绝对忠诚,就必须从工作生活中的点滴修身之事做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严以修身”即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这样才能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始终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不断筑牢“严于修身”的律己关,终身牢记“对党忠诚”的大使命。我认为要做好这些,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修身重在修人格,做一个追求高尚的人。人格是德与才相辅相成的结果,犹如支撑着“人”字的撇与捺。领导干部要自觉追求高尚,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带头树家风、立家规、重家教。要有强烈的人格意识。林肯说得好:“坚守人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人格比“名”更崇高,比“利”更伟大。要高度重视人格的问题,心中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严格的人格自律。多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功课。尤其在“慎独”上,要经常用人格来律己、律心、律行,做到生活品位高、格调高、情趣高。人格是道德长期积累的结晶。一个人的品性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有积累才有人格升华。要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台上台下、人前人后都要崇格、尚格、修格。要有自觉的人格修养。领导干部做人处世,应追求“不褪色、不染色,有特色、很出色”的境界。要知足感恩,要以平常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态对待“位”。善待组织、善待他人、善待下级、善待家人。
修身重在修担当,做一个负重为民的人。现在有一种说法,随着新常态的出现,我们的干部有了些许心理变化,普遍存在“三怕”:一怕“惹事”,不敢直面矛盾,怕惹麻烦上身,担心事情处理不当遭受责骂非难;二怕“出事”,有人说,科学家与政治家工作性质的区别,就是科学家失败99次,一次成功,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政治家成功99次,一次失败,也许就身败名裂。面对社会上这种缺乏宽容、放大失误的舆论环境,有人倾向“少干事、少出事,不干事,不出事”;三怕“算账”,有人认为,要我们做事的是一班人,而查找问题的则是另外一拨人,担心“秋后算账”,不敢签字怕笔下流墨,不敢说话怕被揪,不敢抛头怕被拍,表现出不敢担当。而当代中国最需要的就是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严以修身新的担当,要体现这一旨归,凸显时代担当,就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展现严以修身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只要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担当,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争当改革促进派,强化敢于担当、敢于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担当、谋担当、善担当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全体干部勇挑重担。
修身重在修躬行,做一个直面问题的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修身旨在解决问题,也只有把问题都解决了,才能证明修身的成功。个人认为躬行要切实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查。对照党纪国法,把自己摆进去,往深处查、往细里查、往具体里查。经自查觉得,我确实在学风不实、学用不紧、用权不公、以情代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二是要改。对照问题,按照边修身边改正、边查摆边改正的原则,把上述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起改,大问题和小问题一起改,城乡总体规划的长远战略问题和城市交通拥堵的现实问题一起改。并要亲自建立问题台账,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排查,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社会监督,确保将问题整改到位。三是要恒。修身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往往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只有长期坚持与久久为功,才能真正抓好修身自省问题。
修身无止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严以修身,必于平凡中见精神,须在实践中显成效。身为娄底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以规划山水城市、统筹城乡为抓手,以开展“人大专项评议规划工作”为契机,积极投身到城镇带建设、产业发展、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工作中去,为娄底早日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