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涟源市古塘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作风建设的新规定、新要求,狠抓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规范问责机制,全面提升了干部队伍思想作风、精神状态、整体形象,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治“滑”抓责任落实。针对个别干部遇到难事喜欢绕着走、拖着办的“滑头”现象,该乡着力抓好责任落实,根治耍滑现象。一是公开明示亮职责。将所有党政领导的分工、照片、办公地点在大厅政务公开栏内公开,所有站所部门工作人员实行亮牌示岗,确保群众到机关办事能“找到门、问对人”。二是定立目标履职责。出台三个文明、党风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考核办法,与各站所部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完善了乡、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考核评价体系。让每个站所部门、每个乡村干部都能明白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工作目标是什么,奖励惩罚的标准是什么,有效激发了干部责任落实到位,提高了干部干事的积极性,“拖拉机式”的干部明显减少,“推土机式”干部显著增多。
治“野”抓制度规范。为狠刹干部作风的“野”,该乡从制度规范入手。一是狠抓出勤考核制度。实行指纹考勤制度,每天早上按时到党政办签到考勤,考勤数据当月张榜公布,每旷工一天罚款170元,每迟到一次罚款20元。机关工作人员每日去向在各自办公室门前进行公示,由分管领导负责督查到位。对擅自离岗、外出办私事的,每发现一次罚款100元。对机关干部会议、村定补干部会议迟到、早退的罚款20元/次,缺席的罚款50元/次。通过严抓出勤、会议考核和完善机关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杜绝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发生。二是狠抓财务管理制度。大力推行车费和办公等费用包干及开餐申报制度,既节约了财政资金,又有效遏制了“三公”消费。
治“浮”抓问责追究。该乡对心态悬浮、工作飘浮的“浮萍式”干部坚决做到问责不手软。2014年,乡纪委对1名因工作不实导致信访对象失控的机关干部给予了党内警告处分;2015年,对2名作风不实、工作推动不力的干部给予了行政警告处分。在抓好责任追究的同时,通过开展“四优”站所(办)评比、“十佳”站所办负责人评比等活动,加大对那些工作扎实、业绩优良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奖励力度,树立了“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导向,确保了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能干成事。(邹正文 周新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