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练就“火眼金睛”识破作风问题“伪装术”

娄底廉政网   周巍   2015/11/24 16:45:14【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为了转变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良作风,以扎实的作风取信于民,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及反对“四风”有关文件,如阵阵清风,吹散了笼罩于党群之中的乌云,送来了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当前,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刹住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顶风违纪的情况依然存在。例如:将公款吃喝的地方转移到偏僻的农家乐;公车私用时司机将领导送到指定地点后立刻把车开走;不再收送“红包”,转而收送电子购物券;矿泉水瓶装茅台酒……这些变换形态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穿上了“隐身衣”,玩起了“伪装术”,反映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

识破“伪装术”,群众要练就“火眼金睛”。“四风”问题再隐秘也无法无形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对于当前个别党员干部身上的“四风”现象,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头,他们最了解实际情况,最有发言权,最能真实揭发揭露,是反“四风”的主力军。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任何穿着“隐身衣”的不正之风都将原形毕露。

识破“伪装术”,党政负责人要练就“火眼金睛”。面对各种挥霍公款的行径,究其根源,都需要将公款消费的票据报销,这就需要单位领导的“火眼金睛”,识破不良作风的变换形式,对其进行严格把关。同时,细化公款消费管理制度,缩小可以钻空子的空间。

识破“伪装术”,纪检监察机关要练就“火眼金睛”。 纪检监察机关要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作风建设责任不落实、搞形式走过场的问题,是否在执行作风建设有关规定上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变换形式的违纪行为,铁面惩治日趋隐蔽的作风问题。中央纪委在网站开通“四风”监督直通车,邀请广大群众披露身边的“四风”问题,反映了纪检监察部门对“四风”问题的“零容忍”态度和坚决纠正“四风”的决心。

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要真正纠正不良之风,实质要从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开始,摒弃特权思想,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