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位于首位。修身,一言以蔽之,就是完善自己的行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严以修身,应修好以下四种意识:
一、坚定信念,严修党性意识
一是砌好信仰之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修身正己最重要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信仰如山,仰之弥高,行之愈奋;信仰如河,流之弥远,饮之愈甘。焦裕禄、杨善洲、牛玉儒等一批批优秀共产党员正是用他们不可动摇的信仰,展现着共产党人不可磨灭的精神光辉。
二是修好道德之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果忽视道德修为、缺乏道德素质,越是位高权重,对党、国家和社会的破坏力就越大。面对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新格局,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切实加强道德品行修养,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保持正派、健康的精神追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二、甘于奉献,严修宗旨意识
一要懂得感恩。作为领导干部,要牢记手中的权力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要懂得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组织的关心、信任和培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总是埋怨工资低了、休息少了、提拔慢了,就要回过头来扪心自问,是不是官位利益看重了、想要的东西太多了。要修剪欲望,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精神去奉献,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精神,以感恩之心为党工作,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二要有所作为。“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不贪不占,啥也不干”,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了安逸生活,将严以修身等同于关起门来修身养性,对群众的呼声和疾苦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为官一任,应当造福一方,党员领导干部“严以修身”既要有笃学之功,也要有务实之果,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和神圣责任,切实做到“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担当、处事有韧劲”。
三、勇于担当,严修实干意识
一要放下虚名。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良好的声誉,基础在于名副其实。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有很多官员都倒在了掩耳盗铃的浮名上,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爱慕虚荣,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最终把自己也送进了监狱。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公而忘私、勇于担当,以无功为耻,以实绩为德,放下虚名,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取信于民,干出一番事业,获得老百姓的赞誉。
二要挑起担子。要善于站在全局思考问题,提出每一个建议都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本地区本单位经济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要挑得起担子,做一个“尽责”的官,凡是上级不允许、基层不欢迎、群众不拥护的问题,都要敢于说“不”,不能搞选择性、变通性的落实,坚决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同时敢于正视决策中的错误,共产党人都是唯物主义者,力求决策正确,但也难免发生一些失误,对此,领导干部应敢于主动“问责”,敢于用“责任”去撑起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那片“天”。
四、守纪正身,严修法纪意识
一要严守纪律。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不论官职高低,不管权力大小,只要是共产党员就要有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不能将自己的言行凌驾于党的纪律规矩之上,更不能将权力凌驾于法纪之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严守党的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坚守政治“底线”。
二要不失小节。生活中,一些同志往往视思想、作风上的某些瑕疵为无关紧要的“小事”,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为民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无论小事大事都能把得住小节,无论事前事后都能稳得住操守,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不触法律“红线”、不越道德“底线”、不踩法制“雷区”,才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才能及时清除思想言行上的“灰尘”和“病毒”,做一名风清气正的共产党员。(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 李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