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涟源市“三管齐下”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

娄底廉政网   通讯员:龙松兵 毛德 邹思哲   2016/1/26 16:43:17【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反腐败就是民心所向,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更是惠民之举,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坚持民生为重,尊重民意,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近日,涟源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倪志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和十届湖南省纪委八次全会精神,强调当前和今后要把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作为贯彻落实“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015年,涟源市坚持三措并举,强力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全力推进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立好规矩——扎牢制度篱笆

针对目前存在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部分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搞“雁过拔毛”式腐败等问题,该市纪委创新举措,扎牢制度的篱笆,先后制定下发了《涟源市村干部报酬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关于严格村(社区)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等制度,出台了村级财务“十条禁令”,从村级财务的使用范围、经费额度、支付程序、公开回执、票据说明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划定边界、严格限制。特别是严格规定重大事项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包括村级集体土地征(占)用、发包、集体企业承包、改制、村组干部报酬、大额举债、大额支出、固定资产处置、“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重大事项。真正做到从制度层面规范,确保惠民资金“惠民”。

化解信访积案——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第一时间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实现基层稳定。

“为什么基层信访会越来越多,为什么群众诉求不能在第一时间解决,为什么群众会绕开基层政府越级上访……”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涟源市委、市纪委决定探根寻源,开展全面调研,深入基层一线群众问计问策。

“对症开方,才能药到病除”。针对当前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不规范,业务外信访件办理不及时,办理责任难落实的问题,涟源市纪委一举出台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件办理工作规程》、《纪检监察业务外信访件转办办法》、《涟源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件办理问责暂行办法》三个制度文件,从信访举报件的受理、交办、转办、督办、办结、答复及责任追究等环节形成完整制度,作出全面规范,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件受理“进口”,疏通业务外信访件转办“出口”,压实各级党委抓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主体责任,强化各级纪委的监督责任,确保纪检监察业务外信访举报件从纪委“礼送出门”,主责部门“恭迎入室”,着力解决过去纪委“一转了之”和主责部门“踢皮球”的问题。

“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为使制度落实生根,发挥最大效应。涟源市委、市纪委决定组织开展“深化‘三转’,落实责任,全面化解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积案”专项行动,从全市筛选出78件信访举报积案,市纪委监察局全员出动,并从市农经局、民政局等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74人的工作队,分成8个工作组,带案下访,深入各乡镇村组,通过“指导办理、督促办理、亲自办理”等方式,集中2个月时间,全力化解一批疑难信访积案。各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做到“主要领导包重点案、纪委书记包难点案、其他班子成员包分管责任案”,落实相关责任人员326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专项行动责任网络。目前,已召开专项行动调度会议4次,办结积案40件,立案23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

严肃查办——严惩群众身边的腐败

“对待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必须坚定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震慑力,严肃党纪党规,维护民生民利”。在涟源市治理“雁过拔毛”式腐败工作部署会上,市纪委书记倪志铭的表态掷地有声。

为从根本上遏制“雁过拔毛”式腐败的发生,涟源市打出了“制度规范+专项行动+严肃查办”的组合拳,围绕项目资金、五保低保、退耕还林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认真开展执纪监督,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今年来,共立案343起,结案325起,其中查处“雁过拔毛”式腐败128起,党政纪处分村干部109人。重点查处在惠农政策资金落实过程中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层层卡扣等违纪现象:如:严肃查处了石马山镇柏杨村村干部在危房改造补贴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致使不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7户获得危房改造补贴资金的问题。包括民政局原党组书记、分管副局长、石马山镇党委书记及15名相关责任人员受到了党政纪处分。如:严肃查处了茅塘镇五峰村支书肖克斋虚报退耕还林面积196.6亩,套取国家补贴资金33304.5元的问题,给予开除党籍处分。(通讯员:龙松兵 毛德 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