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让贫困孩子请大家吃饭是给扶贫抹黑

三湘风纪网     2016/2/2 9:29:10【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宋庙小学位于安徽省303省道旁,距宿州市朱仙庄镇约8公里。这所乡村小学从去年11月起卷入一场舆论漩涡。事件缘于一顿人均消费不足33元的“工作餐”,就餐地点就在距学校不足200米的省道另一侧,宋庙村党总支书记宋军的儿子开的“农家小灶饭店”里。(中国纪检监察报1月29日讯)
事件的起因非常简单,本来是一件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的好事,怎么也不会想到,好事没做好,反而引发了严重的作风问题。在省市调查组随后展开的调查中,调查组抓住不经意暴露出来的问题 线索,抽丝剥茧,以至于最终因为这一事件被处理的人员达20人,追责对象从厅级到普通党员干部。
2015年11月12日12时左右,某银行合肥分行与宋庙小学贫困学生结对捐资仪式在宋庙小学举行,仪式上30名受捐学生每人接受了1200元的捐助。仪式不到1小时结束。
随后,32名银行员工、所有受捐助学生、镇中心校工作人员、宋庙村“两委”成员、宋庙小学教职工以及镇党委宣传委员,一行共计86人前往“农家小灶饭店”就餐,这顿饭共消费2765元。结账时,该银行工会汪副主席提出要付款被婉拒后,并没有坚持,一行人随后离开。
就餐的捐助者并不知道,还没等受捐助的孩子们拿到捐助款,为了筹集这笔餐费,宋庙小学已经提前向30名受捐助学生家长每人收取了200元,共计6000元备用。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掀起轩然大波,这是非常典型的问题了。贫困生得到银行方的资助,是沐浴春风一般的温暖,贫困生和家长肯定会感激涕零的。即使是被收取了200元,也许不会产生抵触情绪的。毕竟银行捐资了贫困生,多多少少都是一份情,难道说还会去据理力争吗?但是,收取200元的问题放大一后,就等于大家吃捐资助学的“回扣”,性质可是相当恶劣的,贫困生家长也不好替学校等相关部门来求情了。
此案发生,确实促人反思,扶贫工程是爱心工程,参与者一定要小心翼翼,防止变相的吃回扣现象发生。看看本案件,操作过程有不完美的地方,银行参与一方到下面来扶贫助学,工作餐安排应该说自己解决问题,农村支部和农村小学没有专项的招待资金,不能为难被捐助的一方。其次是,工作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员参加了,这是吃什么饭呀?是扶贫的“大锅饭”,实际是吃掉了贫困生的利益呢!
眼下,又到了春风行动开展关头,扶贫工作一定要吸取教训,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廉洁自律,捐资活动要从简,不能作秀。扶贫工程仪式简单,既利于扶贫工程节俭,也利于贫困对象的尊严保护,切不可让贫困生物质上得到慰问,心灵上受到了意外的伤害。(邵东县两市镇三小罗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