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也谈“实话未能实说”

娄底廉政网   李爱平   2016/8/15 17:36:55【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到基层调研是领导和机关掌握实情、作出决策的重要环节。但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形:在基层调研开座谈会时,主持人一般都会说,大家发言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问题,有什么就说什么,一定要“实话实说”。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实话未能实说”的现象,有的因势而变,难以琢磨;有的含蓄婉转,耐人寻味;有的更是“实话虚说”或是“假话多说”等等。概括起来,实话不实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不愿说。“实话实说”往往会触及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很可能会得罪人。重者得罪领导,轻者得罪同志,有时还会影响单位形象。有的领导可能会说,什么事情内部解决不了,非要明里讲给外人听,难道就你知道?有的同志还可能会说,这关你什么事,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还有的认为不能解决问题,说了也是白说,等等。所以多数人一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少说为佳。

二是不敢说。由于座谈调研时,参加座谈的基层干部和群众面对的一般都是上级机关或领导。他们一般会心存顾虑,不知道上级机关和领导是否真想听实情。如果是真想听实话,说说倒也无妨;如果是场面话,就会担心自己所说的话会不会“还原”到当事人那里,那岂不是自己“没事找事”,所以,有些基层干部和群众心存被打击报复和秋后算账的思想,致使他们不敢说实话。

三是不能说。有时上级召开座谈会时,想讲实话的同志参加了,但不一定有真想听实话的领导在场;有时受人数限制,敢讲实话的人或事前筛选未入围,或虽参加有交待,如果有幸参加,尔后就是“实话少说点”、“实话变着说”,尤其是反映问题的实话,也就是大而化之点一下,以点带面说几句,有时还会碍于面子讲一些与事实不相符的话。

为鼓励基层干部和群众实话实说,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给讲实话的机会。领导和机关的同志要亲历亲为,积极为基层干部和群众创造讲真话、讲实话的机会、条件和环境。调查研究时,要放下架子,抹开面子,深入实际,倾听基层干部心里话,收集底层群众“原版”话。座谈了解时,尽量让有关领导回避,座谈人员的选定尽量采取临时抽点的方式确定,以确保第一手资料的“原汁原味”。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网络平台,通过“建言献策”、“在线交流”和“领导信箱”等栏目,积极拓宽“讲实话”的渠道。实践证明,这是了解实情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那些敢于直言、反映问题的实话实说者,既要大力鼓励,更要重点保护,使讲实话者既放心,又安全。

二要有听实话的胸怀。基层干部和群众讲的一些实话、提的一些意见建议,相对比较直接、比较尖锐,有的甚至听起来还比较刺耳。为此,领导和机关同志要有闻过则喜的大度和宽容,把这当作检验工作的一面镜子,尤其是对于群众的牢骚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逆向思维,把牢骚的由来搞明白,把问题的性质弄清楚,不能先入为主,事先定调。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对待“实话实说”的同志,即使有的实话反映问题比较尖锐,看待问题有失偏颇,也不要批评指责,打击实话实说者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听到更多有利于单位建设和地方发展的大实话。

三要有报实情的勇气。对于检查指导、蹲点调研时所掌握的情况,领导和机关的同志总结归纳,区分类别,全面分析,客观对待。重点要分清哪些是新情况新问题,哪些是没有解决的老问题;分清哪些是倾向性问题,哪些是个别现象;特别是要分清哪些问题,发生在基层,根源却在机关,等等。对此,要本着对组织、对单位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如实向党委政府的领导汇报基层实情,向相关部门反映基层困难。如果故意报喜藏忧,对问题苗头视而不见,对事故隐患麻痹大意,其结果只能是把小苗头捂成大问题,把小隐患酿成大事故。

四要有干实事的作风。听到了实话,掌握了实情,发现了问题,这只是“上篇文章”。关键是各级领导和机关要做到听则改之,听言见行,努力做好“下篇文章”。这样才能让讲实话者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才能做到知无不言、言而必尽,形成“人人讲实话、个个谈实情”良好氛围。各级领导和机关要以对党的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基层干部和群众高度信任的态度,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基层干部和群众所提的意见建议,对于切合实际的,要及时研究改进办法;对于情况不太清楚的,要深入基层进行再调研;尤其是对于反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级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一定要深入基层查明实情,跟踪问效确保落实,并通过各种方式反馈给群众,切实把“实话实说”的后续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李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