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中秋、国庆双节日,借过节之名行贿赂之实的歪风邪气已在阴暗处潜滋暗长,不知不觉间将我们的党政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推到了受贿腐败的风口浪尖。是拒?还是受?拒,好像脱不开情面;受,又惧惮党纪国法的威慑。我们不妨先看看东汉杨震是怎样做的,我想就不难做出抉择了。
《后汉书•杨震传》里记载: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杨震的“四知”警醒人们“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提醒君子要清廉自恃,诚意慎独。作为接受过党纪国法教育的当事人,唯有诚意慎独,方能守住清廉。
如何才能做到诚意慎独呢?
一是三省吾身。自省是做到慎独的重要方法,慎独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内省的过程。所以,要做到慎独,关键在于坚持内省的自觉性。经常进行自省,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积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增强思想上的敏锐性、政治上的洞察力,道德上的自律意识。有些同志在党和人民赋予他权力以后,内心膨胀,贪欲疯长,错误地认为平时接受吃请是深入群众,过节收受钱物是不拘小节,没有自觉坚持内省,倒在了节日的关口。
二是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大义大德所造就的一身正气。先贤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这种精神力量,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党员干部有了这种精神力量,就能得到崇高理想信念的支撑,对于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心里明明白白,逢年过节,迎来送往,才能在礼物面前不失理性。一旦失去了这种精神力量,你就成了裂了缝的臭鸡蛋,围在你周围的苍蝇蚊子便会找准机会下口,幸福的节日也就变成了痛苦的“劫日”。
腐败的产生,和党员干部的修身与处世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我们能诚意慎独,扎紧篱笆,腐败就会逐渐失去滋生的土壤,社会才会风清气正,国家才会长治久安。(冷水江市教育局 陈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