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十八届六中全会书写从严治党新篇章

娄底廉政网   娄星区纪委 邓文芳 张丹丹 吴皓珂   2016/11/9 15:34:36【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要让中国变得更富强,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并确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为会议主要议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议程设置,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释放出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明确信号,为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注入强大动力。

管党治党,“严”字贯穿始终。“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党员干部宗旨意识进一步加强,党性得到进一步锤炼。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抱怨太严了,感觉不适应,浑身上下不舒服。殊不知,“严是爱、松是害”。一些降职使用的领导对自己“失之于宽”的反省,许多锒铛入狱的官员对自己“目无法纪”的忏悔,都说明严是最大的爱护,宽松是最坏的放纵。党员干部都应该真正懂得这个道理,自觉接受严的新常态,牢固树立起管党治党成于严的意识。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也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而不是管一阵放一阵、严一阵松一阵,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不至于使小矛盾积重难返、小问题酿成大患。

“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1949年,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对国民党官兵说:“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是靠廉洁换得的民心。”当年中共“进京赶考”,毛泽东就警醒大家:“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65年过去了,如今赶考还在继续,并且考题越来越难。越多人考试不及格,执政党就越危险。形成从严治党新常态,就是要提高党员干部的“考试”能力,以永葆执政党生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设坚强有力的党,务必从严。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都不能松懈。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但消极腐败现象、违纪违法案件依然时有发生,考验和危险尖锐地摆在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经受“四大考验”、防止“四大危险”,全党同志务必警醒起来,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始终绷紧党纪国法这根弦,切实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信仰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政党,在任何时候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纯洁性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推动形成从严治党新常态,需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把抓好党建看成是最大的政绩,真正把从严治党的责任担起来;需要加强铁面问责、刚性约束、严格执纪的力度,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纪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不断释放出从严治党的正能量;需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三严三实”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和检视党性修养的一把尺子,自觉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需要立足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让基层党组织的手脚灵活起来、筋骨强壮起来、头脑机敏起来,从而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任督”二脉。

“画鬼魅易,画犬马难”。虚无缥缈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都不是什么难事,而要把身边的事、日常的事做到位、做踏实,却远非那么容易。那些为官不易的感慨的抱怨,正是从严治党治到痛处激起的回响。这种时候,惟有趁热打铁、再接再厉,将已有的疗效转化为持久的健康,把应激的反应夯实成自觉的习惯,我们才会让“严”字落到实处,推动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动力,全力以赴促稳定的新局面,聚精会神抓党建的新常态。(娄星区纪委 邓文芳 张丹丹 吴皓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