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市积极稳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娄底廉政网   张自平   2016/11/11 10:55:58【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期,我市公务用车取消车辆在市交易中心举行3次拍卖,首批参与拍卖车辆100辆,成交97辆,200多名竞买者参加竞拍,成交额216万元,增值率55%;第二批参与拍卖车辆100辆,全部成交,500多名竞买者参加竞拍,成交总额500余万元,增值率72%。第三批参与拍卖车辆92辆,全部成交,200多名竞买者参加竞拍,成交总额500余万元,增值率47%。笔者了解到,这次市直党政机关参改单位车辆统一于7月31日停驶,8月19日集中封存,并对封存车辆进行有序拍卖,拍卖工作组织严密、公开、公正、透明,纪检监察全程参与。车改后,除保留部分机要应急、通信、执法执行用车外,市直党政机关取消车辆445辆,有力地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规范了公车管理使用,树立了政府节俭高效形象。 

抓紧抓早,切实做好公车专项整治和改革探索 

我市从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先后2次集中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为公车改革打下了好的基础。从严清理超编、超标准公务用车,通过专项整治,共清理超编制、超标准公务用车578辆,并分批进行处置;建立公务用车长效管理机制,出台了《娄底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置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公务用车的配置、使用与管理,建立公务用车管理机构,实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购置集中审批,统一购买,从源头控制公务用车购置与配备标准;开展公务用车改革探索,明确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公务用车制度准货币化改革,公务出行实行车公里包干化制度,节约车公里可以转化为货币补贴,也可保留至次年使用。通过改革探索,试点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行,基本上停止公车使用,改为乘坐公共交通、拼车或私车,为我市公车改革全面铺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抓实抓细,精心谋划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2014年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后,我市紧紧围绕改革目标原则,做实做细,精心筹备各项前期工作。一是准确传达文件精神,中央、省里关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的相关文件一出台,我市第一时间组织集中学习,把文件精神传达到人,确保读懂、吃透每一条政策,掌握、把好每一个环节。二是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召开全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与培训会议,先后3次召开成员单位和参改单位座谈会,发放意见征求稿300份。三是反复斟酌定稿,在充分调查摸底、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我市公车改革方案初稿,今年6月3日,改革方案获省批准,7月28日召开公车改革部署会议,7月31日封存市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10月28日公车拍卖结束,基本完成市直机关公车改革。为加快我市公车改革进度,在向省里申报改革方案的同时,我市还安排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进行参改单位和参改人员的核定;文件送审与印发期间,在全市开展公务用车资料整理与交通违章清零活动,并将保留公务用车分配、委托管理方案一并提交政府审议,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改革前期工作。 

抓稳抓严,大力推进公车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明确要求,从严制定公车制度改革标准。围绕妥善处理公车改革与公务出行保障的关系,我市严格按照中央、省有关政策要求,从严从细确定车改目标、车改范围和车改标准,一是严格把握“四条底线”。即车改后公务交通费整体节支率不低于7%,公务交通补贴不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的130%,保留的机要通信应急用车总数不超过现有车的30%,执法执勤用车保留比例市级不超过60%,县市区不超过70%。二是严格界定车改范围。坚持应改尽改,鼓励市级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和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按此原则,市直核定涉改单位144个,涉改人员5222人,涉改车辆1020辆。三是采用“大平台管理”和“小平台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即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建立公务用车管理平台,保留50辆公车,统一集中管理、调配,保障应急、突发事件处理;市直正处机构按5人以上、50人以下委托管理1辆,50人以上委托管理2辆机要通信、应急用车,原则上只准保留轿车。同时,增设公务用车管理办公室,建立公车管理长效机制,对保留车辆使用、管理情况不定期进行巡查、监督。 

严格审核,分档发放公务出行交通补贴。

综合考虑我市公务出行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辖区面积、自然地理环境、公务出行次数和距离、行政级别和实际承担工作职责等因素,将我市市直单位公务交通补贴层级划分为四个档次,各县市区划分五个档次。部队退伍转业干部按地方现任职务核定交通补贴。单位审核补贴过程中,落实党委(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监督责任,严把参改人员及职务职级审核关。公务交通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在交通费中列支,按月发放给个人。 

立足实际,稳妥安置参改单位司勤人员。

车改单位根据保留公务用车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司勤人员岗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留车留用、内部转岗、提前离岗、解聘、推荐就业等办法安置。对经批准保留车辆的司勤人员竞聘上岗继续留用,市直涉改单位保留机要通信应急用车234辆,基本上保证了在编在岗司勤人员的安置;对未竞聘上岗的在编在岗司勤人员实行转岗安置,按照积极稳妥、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内部转岗,开辟新的岗位等多种方式妥善进行安置;对离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含5年)以内的在编司勤人员实施提前离岗;对临聘人员按照劳务合同实施解聘。(张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