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村级“零接待” 刹住“吃喝风”

娄底廉政网   通讯员:毛德   2017/1/12 11:36:41【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在梅家村指导计生专干完善好计划生育台账资料后,梁晶就回到了单位——涟源市安平镇政府,在食堂里吃午饭。

要在以前,她可以在村里吃饭。

这样的变化,是从该市实施的一项村级公务“零接待”制度开始的。

“以前,有领导来村里,不管大大小小,总要吃吃喝喝,我们老百姓最反感。”一位村民说。

“领导来指导工作,村里买两包烟招待,有的村干部在报账时会写成两条烟。”一位知情人说。

这些不良现象引起娄底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徐勇的注意:“必须出台强有力的制度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随后,要求涟源市先行先试。

去年11月24日,涟源市出台了《涟源市村级公务“零接待”制度规定》,全市547个行政村(合并前为907个行政村)实施村级公务“零接待”。该制度规定:严禁村级公务接待;因重点工程、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换届选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各村确需安排就餐的,报乡镇批准并在乡镇财政列支;市直机关和乡镇(街道)机关工作人员下村,确需在村就餐的,由本人现金支付,回所在单位按不超过20元/人·餐的工作餐标准,按实报销;各乡镇(街道)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报市纪委备案后予以实施。

“村级发票报销必须由镇农经站审核无误后,才同意报销。”涟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孙纬辉表示,凡违反规定的,一律实行“一案四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要追究乡镇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新规推行1月有余,给基层带来全新变化。

“有了‘零接待’,村里可以名正言顺地不接待,再也没有碍于面子不得不接待、酒桌上不得不喝酒的尴尬场面。”一名村干部如此说。

“以前经常看到村干部喝得醉醺醺,说起话来酒气冲天,喝完酒后基本不到办公室上班,都在家呼呼大睡。”安平镇一吴姓村民说,“零接待”制度推行以来最大的感受是,干部吃喝现象不见了,办事更有效率了。

目前,娄底市已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县市区在2017年3月1日前全面实行村级公务“零接待”制度。(通讯员: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