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冷水江:打通“肠梗阻”,农村集体资金从此有了“安全员”

娄底廉政网   戴乐得 刘忠   2017/1/18 15:08:48【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虽然我们之前实行了‘村财民理乡代管’,但乡镇一般只对行政村实行了帐目的代管,并没有对其资金使用进行监管,造成了资金管理上的漏洞,现在向各村派驻了集体资金监督员,我们的村集体资金从此安全了。”日前,冷水江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如是告诉笔者。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历来是牵动村级各项工作的“牛鼻子”,是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而建立完善有力的监督体制、机制,是化解村级廉政风险,防范“小微权力”任性的关键。随着城镇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村民的致富门路也不再单一依靠种地,村上的集体资金也多元化了,怎么管好、用好这些村民的集体资金,冷水江市一直在探索着。

据悉,为进一步打通“村财民理乡监管”的“肠梗阻”,切实解决村级组织怎么用好钱的问题,从2017年1月1日起,冷水江市各乡镇街道向全市150个行政村居派驻了集体资金监管员。监管员对所驻村居集体资金的管理、使用、结算,包括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村级项目立项、申报、竞标、实施、验收、结算;及村级公务“零接待”等制度的落实进行全程监督,并承担直接监督责任。

这是该市在“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深化整治中,通过深入剖析历年农村拔毛式典型案例,仔细排查村级集体资金管理、使用、结算环节的各个风险点,认真查找现有“村财民理乡监管”制度薄弱环节后,而出台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推动监督关口前移,监督重心下沉,打通“村财民理乡监管”中的“肠梗阻”,将监管责任压紧压实并压到具体人。这一举措的出台,也必将促进该市农村集体资金管理趋于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安全化,让村干部更清白,群众更明白。 (戴乐得 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