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百姓一个明白
———我市开展农村信访积案化解行动综述
时至年关,冬日的阳光透过修葺一新的窗户,温暖地洒在铎山镇石湾村村民李谟晚家里,让他倍感惬意。因为前阵子冷水江市纪委解决了村民反映村干部虚报冒领危房和风貌改造资金的信访问题,资金已如实到位,大伙们终于可以踏踏实实过年了。
2016年来,娄底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化解信访积案活动,使诸多信访问题得到解决,共化解基层信访积案927件,实现了“案结事了”预期目标。
减存量遏增量,问题线索“零暂存”
信访积案由来已久,大多成因复杂,特别是长期以来,信访不信法、认钱不认理,越级访、抱团访时有发生。
信访在群众,根子在干部。2016年4月22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徐勇在全市“两个专项整治”暨化解涉纪信访积案工作动员会上,共向5县市区党委书记交办228件信访积案,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多从自身找原因,强化责任,限期解决。
从2014年4月起,涟源市石马山镇7个村多人多次越级至中央、省、市纪委抱团上访。在2016年5月中央巡视组在湘“回头看”期间,关于这7个村的信访件多达75封。
去年3月21日,是涟源市委书记谢学龙接访的日子,她与信访户“以心换心”;同时,给该市纪委信访室和石马山镇领导“压担子”,要求两级纪委真诚对待,弄清情况,限期办结。
于是,涟源市纪委牵头的工作组住到了上访村部。一到晚上,他们就“潜入”农忙后的各家各户走访调查。一个多月后,群众所反映的18个问题一一弄清楚。在5月28日该镇召开的复核情况通报会上,信访人给予了肯定与理解,愿意息访。
“一把手”担责,老大难不难。各级党委和纪委带头担责,主动摸清“家底”,“一案一包、一案一策”,把过去那些“骨头案”“无头案”“蝇头案”清仓起底,对十八大以来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台账,逐案认领;各乡镇分别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行动小组,做到了“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
与此同时,按照“听访情、析访因、释访因、解访困”12字接访处访方针,各级各部门坚持推广“心理疏导式接访”。
对照“四个一”工作标准,我市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集中“排查一批问题线索、查办一批典型案件、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完善一批制度规范”,使基层涉纪积案得到有效化解,达到基层腐败存量明显减少、增量得到有效遏制的目的。
涟源市对78个信访积案进行重点攻坚,抽调326人集中处理,立案88起,党纪政纪处分81人。
新化县抽调100多名财会人员组成28个审计组,上下联动,对全县1189个村(社区)的财务进行大清理,处理与村级财务相关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举报150起,检查发现问题242起,立案133起,处理164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追缴和清退资金253万元。
责任落实到人,处理同步跟进。全市228件信访积案全部办结,办理结果在全市发出通报。
带案下访,集中力量“啃骨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长期来,少数地方的干部作风不正,党务、村务(居务)不公开,造成矛盾积压,致使信访积案如滚雪球越来越大。
针对重信重访率高的典型问题,从2015年11月起,市纪委决定“不守摊子”,“不捂盖子”,实行市县乡“三级联动”,由纪委常委带队,分6个组深入一线全面了解问题产生的成因、时间、处访的情况,对县市区、乡镇纪委在业务上面对面进行指导,按照督办信访件的“八个要素”要求,及时保质办结信访件,做好维稳息访工作。
2016年12月,有群众反映新化县科头乡红阳村支书曾令山违纪问题,市纪委信访室专题督办,实行“三级联查”,并从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财务清理小组、项目资金专项审计小组,打破常规、加班加点,展开调查。一忙碌,便是15个日日夜夜。
根据曾令山存在的9个方面的问题,科头乡党委决定给予曾令山开除党籍处分,并建议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新化县纪委从严追究了曾令山等村支两委责任人员的直接责任和有关单位的领导责任、监督责任,16人受到党纪处分。
联合调查组的连轴转,也感动了上访群众:“你们的工作很细致,我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举报人对此表示满意。调查完结后,专案组对村里的财务进行了张榜公示,并与信访举报人召开反馈会,征求举报人意见,实现信访维稳。
一年来,全市共召开举报人见面会786次,村支两委通报会525次,村民代表大会416次,使164个疑难信访举报问题息访息诉。
建章立制,正本清源得民心
针对专项行动以来发现的问题,市、县两级纪委举一反三,注重源头治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相关的规章制度。
娄星区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目的,以信访举报人停诉息访为落脚点,按照“一案一名领导,一案一套方法,一案一班人马,一案一个期限”的要求,最大限度推动“案结事了”。
涟源市研究出台《村定补干部管理办法》《村级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村级财务管理“十个严禁”》等9个文件,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防腐机制,从源头上减少了涉纪信访问题;市纪委按照“归口办理”原则,实行“一揽子”受理制度,探索实行助查监督制度、现场问答会制度,建立两级信访了结机制。
多管齐下,全市纪检监察信访呈现信访总量、中央纪委转办件次、省纪委转办件次、市本级受理件次“四降”,县市区受理件次“一升”的良好态势。2016年,涟源市纪委受理的信访举报量同比下降了30.6%。
在冷水江市开展的涉纪信访积案化解“大回访”活动中,李谟晚说:“感谢市纪委和铎山镇党委政府重视村民反映的问题,很快给了大家一个满意的回复,辛苦了!”(旷佩靓 黄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