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心愿再渺小不过了,只是希望能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地看看书。可是,即使这样渺小的心愿他也很难实现,因为他这一辈子的光阴都注定要奉献给家庭和儿女们了。
父亲对我,一直是关爱、鼓励、理解、包容。记忆中,父亲从没有骂过我一句。暑假里,他把我带到他厂里去,辅导我做数学题,我悟性差,父亲一遍又一遍讲解,直到我弄懂为止。吃饭时,他为我在食堂打来香喷喷的青椒炒肉,自己则吃着辣椒炒冬瓜。他买来西瓜藏在床下。要我一天吃一个,他一口都不尝,说自己不喜欢吃。
2004年、2006年,我先后考入冷水江市委办和娄底市人大。我在冷水江市委办的工作职责之一是参与编辑一本内部刊物,父亲便叮嘱我记住每期给他留一本杂志,放假时带回去。后来妈妈告诉我,父亲看我编的杂志是特别认真的,他戴着老花眼镜一遍又一遍,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在娄底市人大工作期间,我所在委员会每一届要编一本资料汇编,他知道后,交代我给他带一本回去,他要看。其实,这些杂志、资料汇编对他来讲有什么看头?父亲这是对儿子的关注和鼓励啊。
父亲爱书。但成家之后,特别在我们三姊妹出生之后,父亲就不得不与书本远离。因为养家糊口占去了大部分时间,而且因为母亲的“禁令”。母亲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因此送我们三姊妹读书不惜血本,但她却不允许自己的丈夫看书。也许在她心里面,儿女读书才是正业,而做长辈的天天捧着书本却是“歪门邪道”吧!所以她只要父亲一拿起书本就说,一直讲得父亲头痛为止。
但父亲仍然喜欢买书。无论是出差在外还是在家里,他最喜欢的就是逛书店,一看到合适的书就买下来。他特别喜欢买医学书籍,常常一买就是两三本———他要给我们这些儿女也买上一本呢。
他在书店和书摊淘了大量书,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医疗养生等各方面的都有。家里实在放不下,父亲便细心地打好包,要我带到娄底来,好好保存。
日积月累,父亲把我的书柜堆得满满的了。我打趣说,您老人家什么时候看这些书啊?他笑嘻嘻地说,等退休了就看。可实际情况是,父亲退休多年,但他的宝贝书还是很少翻动。
父亲不是不想看书,而是实在太忙太累了。父亲从厂里内退后,并没有闲着,为贴补家用,一直在和母亲做香蕉批发生意。做这一行是水果行业中最辛苦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至于到两广海南出差进香蕉,也是常有的事。
虽然是做批发,但他却不能有一点“老板”的样子。顾客选好了香蕉,他要将香蕉送出防空洞。百多两百斤一担的香蕉,压得他1米78的身子也摇摇晃晃,但他还是要咬着牙一级一级地踩陡峭的台阶,直到将香蕉送到洞外的过磅处才能松一口气。这样一直担了10多年,父亲的头发白了,背压弯了,膝盖也在潮湿的防空洞里浸出了风湿病。后来没做香蕉了,就帮着妹妹看店子,也是起早贪黑……
父亲很节约,吃穿不讲究,“空碗底”是“癖好”。目前我们三姊妹都在城里安了家,有正式职业,有车有房,这得益于父母的无私奉献。
前不久,我向他请教:我家的家风是什么?他沉吟良久,说:我以为,我家的家风便是“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此语让我震撼。这便是他及母亲人生的真实写照啊!(作者单位:娄底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