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纪委驻教育局纪检组紧紧围绕县委、县纪委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按照“三转”要求“耕好自家田”,全面提升执纪监督履职能力。
转职能、强化监督检查,健全案件线索管理和处置机制。今年九月,双峰县纪委驻教育局纪检组正式成立,现到岗到位的两名同志分别系原县人社局和供销社的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他们在原单位分管多项工作,“面广事杂”,出现了“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的现象。派驻后专管纪检监察工作,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转换角色,从“指挥员”向“战斗员”转变;迅速找准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改变过去越位错位缺位现象。按照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实现“术业专攻”,切实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变“一线参与”为“后方监督”,围绕“对监督者实施再监督、对检查者开展再检查”的职能定位,积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监督检查,抓早抓小、快查快办,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将精力凝聚到强化监督、严格执纪、严肃问责上来,把监督权力依法依规运行作为首要职责,督促有关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严格自律,并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纠偏,督促改正;积极拓宽案件线索渠道,建立案件线索定期分析排查制度,健全案件线索管理和处置机制;对违纪违规者敢于问责、善于问责、严于问责,对管理监督无力的单位,既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也对相关领导坚决追责,真正实现“一案双查”。如 9月19日至22日,对全县15个乡镇,县直教育单位和社会力量办学的中小学校违规征订教辅教材进行专项督查,通过“听、看、查、访”等方法,查出个别学校尚存在一些问题,已责令5个中心学校写出调查报告及整改措施,对违规教师及所在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通报批评等处理。此外对所驻单位在“脱贫攻坚”、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建设、“三重一大”活力进行了巡查,如“脱贫攻坚”督查中发现一名贫困学生因名字错登而未领到补贴,不仅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而且对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该组自成立以来,收到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交办,所驻单位移交,及本组收到和通过明查暗访发现的有关违纪违规问题线索案件,逐一造册登记,初核初查,整理分类归档。通过争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指导和所驻单位的支持,违纪违规问题线索案件13件,已办结6件,立案5件,待查2件,同时热情接待信访者,对来信来访及时登记和协调处理,收到来信来访11起,已答复9起,有效化解了问题案件的积放和做好了息信息防工作,。
转方式、积极协调工作,畅通沟通渠道。派驻纪检组的工作,离开所驻单位党委(党组)的重视和支持,“三转”将会是“空转”。因此该组积极争取所驻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的理解支持,纪检组长不再分管其它工作、在办公场地设施及经费保障上取得了大力支持。同时到所负责监督的教育局、科协及委托监督的双峰县一中、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专等单位,召开班子成员会,介绍县纪检体制改革后派驻纪检组职权职责及工作方法方式,要求所驻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善好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确定专人分管负责,指定好纪检监察联络员等。并加强与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特别是与各单位党政“一把手”采取电话寻访、座谈等方式保持经常沟通与联系,建立了“双峰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微信群,将纪检干部和党政“一把手”及分管领导拉入群内,及时传达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及本单位的工作动态。通过建立起对上和对下两个层面沟通协调的机制,有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压实。而且要求各单位动员机关干部及教职员工关注双峰县纪委、监察局举办的“双峰风纪”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及《娄底廉政网》《三湘风纪》等有关纪检监察官方网站,增强所辖单位干部职工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知度和不断提高防腐反腐能力。
转作风、不断夯实基础,加强自身建设。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该组制订了出勤考核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里坚持早到,迟退。制订了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严格执行办案纪律、保密纪律等各项纪律规定,牢固树立执纪监督者更要带头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强化纪律约束,克服作风漂浮、软弱涣散、精神懈怠等不良作风。自觉加强自身素质教育和内部监督,严防“灯下黑”。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干部建设。要求每天利用用业余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学习党纪党规或纪检业务知识,到县纪委上挂锻炼、参与办案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培训。围绕正人先正己的政治要求,认真践行纪检监察干部职责,倡导树立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