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湖南省好家风故事汇暨“家书抵万金”征集活动颁奖会在长沙举行,冷水江市委宣传部干部陈玲的家书《异地夫妻十九年情书》在上万件征集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并入选全国十件优秀家书。
“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军嫂”“全国十佳家书”等荣誉,在陈玲看来,这不仅是荣耀,更是岁月对她19年军嫂生涯的另一种肯定和褒奖,推动着这个平凡的军人家庭坚定而快乐地往前走。
一封书信牵出不解情缘
用“千里姻缘一信牵”来形容陈玲与爱人的相识是最恰当不过了。1997年的1月,当时还是《冷水江报》记者的陈玲莫名收到了一封来自南昌陆军学院的书信。所有的疑惑在看完信后得到了答案。她知道了写信人叫肖拥军,家在几百里之外的常德。在通信半年后,两人见面,没想到一见如故,交谈甚欢。
10天的短暂相聚后,肖拥军踏上了服役南沙的征途。那时通信并不发达,书信成了两个人一直坚持的方式。当年12月底,肖拥军开始了平生第一次南沙守礁任务。离开港口,人突然像断了线的风筝,杳无音讯,没有电话,没有书信。几个月后,下礁休假的他,带给陈玲的见面礼是一封长达83页的书信,字里行间写满了对陈玲的牵挂和担忧。读完这封长信,陈玲早已泪流满面,感动在心。
1998年5月1日,陈玲与肖拥军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当军嫂难,当南沙军嫂更难,这是陈玲在走进围城后的真正感受。在妊娠反应强烈肚子里翻江倒海的时候,在女儿生病通宵照看的时候,在夜深人静孤独寂寞的时候,在爱人出海音信阻隔的时候,只能自己独自面对。有一次,1岁半的女儿不小心,额头磕在四方炉角上破了口,送到医院时,已是晚上10点。也许是受了惊吓,出院后的女儿胃口和睡眠极差。为给女儿调理身体,陈玲又要上班,又要抱着女儿四处求医问药。女儿的身体好不容易恢复,自己却瘦了四五斤。等肖拥军从南沙执行完任务,探亲回家已是半年之后。爱人嗔怪她为什么不早说,她一笑置之。她不想因为家庭琐事影响爱人的工作。而分离的日子,这样一个人面对的事情太多太多……
99朵玫瑰见证美满爱情
婚后的日子聚少散多,各种滋味杂揉其中:相逢时的喜悦,分离时的痛楚,被人牵挂的甜蜜,一人独处的寂寞……但随着婚龄的增长和对南沙的了解,陈玲渐渐懂得了军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真正含义。
爱人所在部队担负着保卫南沙的神圣使命,官兵们轮流换班守卫在远离大陆的南沙岛礁上。高温,高盐,缺乏淡水、蔬菜,艰苦的生活环境,重如泰山的守礁责任,是每一位南沙官兵必须承受的。肖拥军很少向家人提及守礁的艰辛。结婚后,每次出征南沙,他竟然会在出海前,赶写出十五六封信,写上编号,托礁下的战友每周寄一封回家,希望减轻妻子内心的孤独。而在礁上,除了训练任务,肖拥军就是写信和写日记。每次下礁后的见面礼,便是几十封书信和厚厚的一本日记。十几年下来,竟然有了上千封书信和十几本日记。
一扎扎书信,一本本日记,透过字里行间,陈玲体验到了爱人守礁的艰辛,感受到了南沙军人的伟大。这段深厚的“两地情”在她的心底发酵、滋长,化作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工作之余,陈玲就全身心扑在家庭上,照顾女儿的生活,辅导女儿的学习。2014年女儿以中考全A的成绩考上湖南省四大名校,之前还被评为冷水江市首届“阳光少年”。2005年,看到住在农村的公婆身体不好,陈玲就把公公婆婆接到城里住在一起,10多年彼此没红过脸。搬家、女儿入学、公婆住院、爷爷去世……都是陈玲一个人默默承担,只在事毕之后轻描淡写地告诉爱人。
岁月如梭,一晃,陈玲和爱人结婚19年,两地分居也19年了。两人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去年初,肖拥军许诺,一定陪陈玲过生日。而当生日来临,他又在南沙执行任务,遗憾之余,只好托驻地的朋友订了99朵玫瑰送到陈玲的办公室。
看到这火红娇艳的玫瑰,陈玲懂得爱人的情怀,也明白爱人对家的这份真情。情义无价,虽然远离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生活,但陈玲和爱人彼此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十几年如一日,他们鸿雁传书、相敬如宾,在战友和同事中传为美谈,连女儿在作文里都这样写道:“有这样好的爸爸妈妈,我在梦里都会笑……”
有了这份彼此鼓励、相互携持的美好感情,才有了美满和谐的婚姻和家庭,才有了一路相伴的掌声和鲜花。肖拥军相继荣获“优秀基层主官”“从严治军优秀个人”“优秀指挥军官”,并5次荣立三等功;陈玲上百件作品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两次获评全市“十佳新闻工作者”,两次蝉联“首席记者”,2015年建军节被评为“全国最美军嫂”,并光荣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建军88周年招待会;其家庭先后荣获“娄底市五好文明家庭”“湖南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20年,两位年轻人高尚美好的爱情,化作幸福甜蜜的收获和激情奋斗的动力。(作者单位:冷水江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