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购物用手机、买菜刷手机,没想到村里这么多办事信息也能用手机看了,指尖一点,一目了然!”5月27日,涟源市杨市镇龙潭中学的同学群中一条《湖南省‘互联网+监督’平台》的链接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只要手指一点,进入平台,民生资金、精准扶贫、村级财务、投诉举报等栏目映入眼帘,任意逐级点开,就能查到村里一笔笔惠民资金发放、精准扶贫情况、村级财务收支明细、政策文件宣传乃至举报途径,便一目了然。
自涟源市推行村级“微权力”试点工作以来,杨市镇对照涟源市村级微权力清单相关的27项“微权力”清单,出台了《村级公务“零接待”制度实施细则》《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村级物质和设备采购实施办法》《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等相关制度,通过科学确权、规范用权、阳光晒权、严格控权,着力加强源头防控,厘清村(社区)干部权力边界,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防止“微腐败”发生。同时结合“互联网+监督”,实现了“线上线下”双公开,将村里的每一笔收支、每一张票据全部“上网”,群众通过手机或鼠标轻轻一点,就能知道村里的钱从哪来的、花哪去了,实现了村居事务“掌上看”,针对“微权力”的执纪监督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村级‘微权力’清单实行以来,我们感觉到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以前群众对村务了解不透彻,虽然村务公开按时贴上墙了,但老百姓看不懂专业的借贷平衡表,而如今,把“微权力”晒在阳光下,村干部有哪些权力、没有哪些权力,群众办事找谁办、怎么办,资金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杨市镇板桥村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的说。
杨市镇纪负责人说,以前纪检部门搜集线索往往需要运用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等方式,现在的平台整合了群众监督力量,覆盖面更广,进一步规范用权。下一步,杨市镇纪委将进一步完善村级“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体系,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利用现代科技的便捷通道,打通党和政府的服务与群众需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涟源市杨市镇纪委 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