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一天早晨,天气寒冷又下着毛毛细雨,一位着装朴素的老人一脚高一脚低,踏进了科平乡纪委办公室的门,“纪委领导,我是残疾人,有几样病,家庭困难,享受的低保被取消了,可比我条件好的王中凡却没有取消低保户,请你们好好查查,恢复我的低保,要不,我只能到县纪委、市纪委去上访反映。”老人愤愤不平地说。
“您请坐,我给您倒杯开水,暖暖身子,休息下,慢慢告诉我详细情况,我们一定尽快调查清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乡纪委书记陈斌热情地接待了老人。
休息片刻,陈书记详细询问了老人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老人叫王一丰,今年72岁,丧偶,和善村人,有1个儿子2个女儿,子女们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条件也不怎么好;老人有几种疾病在身,每月都要吃药,国家给的养老金每月80多元,子女只有逢年过节才给点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同时也了解到王一丰的邻居王中凡情况,房子比较好,有2个儿子,都在打工,家里有台小汽车,2位老人还在享受低保。做完信访登记后,陈书记叮嘱老人:“雨天路滑,要慢慢走,注意安全,我们会迅速开展调查,不要越级上访,一周内给您答复,请您放心。”
送走老人后,陈书记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精准扶贫实施2年多了,如今正是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关键时期,怎么还存在弄虚作假享受低保的情况?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给老百姓一个交待。
第二天,陈书记与纪委专干去和善村调查两户家庭情况;乡纪委副书记与一位纪委委员去民政局调取低保文件及王中凡的低保审核资料,同时负责去车管所调查小汽车的相关情况。
经过几天走访调查了解到:王一丰家的情况是:丧偶,多病,儿子在外打工,工资3000多元每月,媳妇在家务农,偶尔做点零工,年收入5000元左右,孙子大学刚毕业,孙女已出嫁;大女儿条件较好,自己开了个小卖部,丈夫在市政公司上班;二女儿条件一般,只能自保。王中凡家的情况是:妻子常年卧病在床,药费开支需要500元左右;大儿子在本地打工,工资收入3000多元每月,老婆在家务农带孙子,儿子媳妇在深圳打工,两人有近8000元每月的收入,家里有几万元的小汽车1台,车主是王中凡的孙子,实际驾驶人为王中凡的大儿子;二儿子一家常年在外打工,总年收入近8万元。在调查中发现,村支书系王中凡的亲戚,在低保评审前,帮忙将王中凡大儿子的小汽车过户到其孙子,隐瞒二个儿子的家庭实际收入,并在低保评审会上帮忙打招呼拉评审票,致使王中凡享受的低保没有被取消。
了解详细情况后,陈书记不顾严寒、劳累,立即带领2名纪检干部来到王一丰家中,将所调查情况向老人做了说明,人均低于430元每月的家庭才能享受低保,现老人家庭人口5人,年收入4万元左右,人均收入700元左右,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老人应该由子女赡养,如确实有困难,可向民政、残联部门申请困难救助。另外,王中凡享受的低保存在弄虚作假现象,将被取消。王一丰老人对乡纪委的工作表示满意,表态不再上访。
经乡党委研究决定,给予帮忙弄虚作假、说情打招呼的和善村党支部书记党内警告处分,乡民政室相关工作人员因调查不认真、把关不严、履职不力,被乡纪委约谈。
低保风波终于得到了平息,陈书记也松了一口气。(冷水江市 李喜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