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涟源市白马镇直面问题,多措并举,开展农村基层信访举报专项治理攻坚战,特别是在“村级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实施过程中创造性地实行“4+X”监管模式,规范村级微权力运行,基层信访举报量锐减。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的9个月时间内,该镇涉纪信访举报件仅为12件,从根本上扭转了被动局面。
2017年1月至9月,涟源市白马镇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件总量高达62件,全镇原44个村中有32个村信访问题突出,镇党委、纪委因两个责任落实不力被履职约谈。
针对这种严峻的信访形势,白马镇镇党委、纪委深刻反思,对症下药。在深入分析以往查处的问题线索时,发现大部分信访举报的问题聚焦在村级财务中虚报工程或虚增工程量套取项目资金,以及村干部在工程发包时优亲厚友、索取回扣等问题上。为此,白马镇在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监管中创造性地提出了“4+X”的监管模式,加大了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4”即由纪检、经管、财政、规划四个部门为固定的监管单位,“X”即为该工程项目的业务主管部门和资金拨付部门。
具体做法是:村级计划实施一个工程项目时,先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然后报镇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办公室备案,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后,符合要求的,由村支两委启动公开招标程序,发布公开招标公告,并报镇纪委。召开招标会议时,镇纪检、经管、财政、规划,以及业务主管部门和资金拨付部门一起参与招标会议,由相关部门在招标会上提出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保证了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杜绝了以前因当时没有准备相关资料而在事后制作虚假资料的现象。为防止暗箱操作,确保公平公正,对招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部分村还进行了全程录像。招标会议完成后,及时对中标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签订施工合同,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工程完工后,先由村支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验收进行工程量结算,再向镇村级项目办申请验收,镇村级项目办按“4+X”模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签字确认后,再由镇财政所进行审计,镇农经站按程序拨付资金。为形成全方位监督,对村级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相关资料上传至“微权力”监督平台,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让弄虚作假行为无所遁形。
2018年以来,白马镇结合以案促改工作,在总结2017年村级工程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工程项目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对工程项目流程进一步细化,规定“四议”的“支委会提议、村支两委商议”后必须送镇村级项目办预审,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意见》规定实行三个一律,即:凡不按《白马镇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的程序推进的村级工程建设项目,一律叫停;凡不按《实施细则》实施、逃避监管的村级工程建设项目,一律不予资金拨付;凡在村级工程项目建设中弄虚作假、损公肥私、不服从监管或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不正确行使监督权力的镇、村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一律追责。
白马镇2017年以来,已实施的41个总共涉及1240余万元资金的村级工程项目,全部严格规范村级“微权力”,按“4+X”模式实施,群众普遍感到满意。自“4+X”模式实施以来,没有新增反映虚报村级工程等问题的信访举报件,信访量明显减少。例如:白马镇金边村由原金凤村和原矮边村合并而成,因村级工程弄虚作假和村级财务等问题,2016年以来群众越级重复举报13次,2017年上半年农村涉纪信访专项行动中相关违纪人员被查处。2017年下半年,金边村严格按照《白马镇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对工程项目建设按“4+X”模式加强监管,全过程最大限度透明公开招标活动。工程项目实施完后,群众普遍感到满意,没有新增信访举报。(娄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