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用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党员干部,市纪委监委、娄底日报社特开辟“以案说纪”专栏,对本地近两年来查处的违反党纪条规的典型案例进行纪律分析。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hnldrbzfb@126.com、ldjwxcb@163.com,文后请注明作者单位、姓名、地址及联系电话。
案情:
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刘文革任冷水江市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组织他人去长沙、湘潭的韶山、邵阳的南山牧场、宁乡的灰汤、江西井冈山、四川九寨沟和北京、云南等地游玩,期间的交通、餐饮、住宿、门票、购买特产及相关费用均由公款报销,共计开支16.5万余元。
更有甚者,刘文革担任交通局长不足三年,他很多应当个人负担的吃、穿、用、住都用公款报销,共违规报销个人生活购物开支38.5万元、私人车辆使用开支16.5万余元、私人医药开支8.7万余元、打牌赌博输款3万元、私人美容会所开支5万元。
刘文革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薄,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其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给党的事业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2017年7月,刘文革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职务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点评: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为官当“两袖入清风”的古训。开国上将甘祖昌一辈子不占公家便宜,不利用职权影响力为子女当兵打招呼,拒绝当地政府给自己盖新房、配汽车,晚年生病都是自己掏钱买药,不让公家花钱,没报销的药费单据就有5000多元,因其一生清正廉洁、不拿公家一分一毫,被世人称颂为“将军农民”。
与之相反,作为“一把手”的刘文革,却肆无忌惮地“公款私用”。在他的字典里,单位姓“刘”不姓“公”,“公款报销”如同从个人口袋自取自用那样顺理成章,殊不知,如果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异化为私人资产,在红线底线面前不知止不收手,无异于给自己挖坑埋雷,最后必将陷于法纪惩处的危险境地。
私欲如火,不制则燎原。对于手握公权的领导干部而言,要牢记“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的权力观,要坚决破除以权谋私、化公为私的贪念,坚决守住公与私、腐与廉、俭与奢、苦与乐的底线,在“聚光灯”下开展工作,在“放大镜”下行使权力,在“显微镜”下接受监督,在监督中不逾“警戒线”。
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需擦亮监督探头,对公权私化、公款私用,既要打准打实“板子”,又要提早做好预防,坚持咬耳扯袖常态化,对公私不分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从制度预防上封住权力私化的贪腐后门,让化“公权”为“私权”者无机可乘。(冷水江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