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村里2018年实施的公路硬化项目。看到村里的公路硬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饮水等项目都做到了公正透明,做起事来也很开心。”近日,在娄底涟源市白马镇三团村,72岁的村民肖益德看着不远处还在施工中的公路硬化项目满意地说。
肖益德是村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可在几年前,肖益德还是远近闻名的“专业上访户”。
十多年以前,由于三团村村级财务混乱,多年没有进行清理公开,村民认为村干部大额开支“白纸发票”多,引发了多名村民连续多年上访。肖益德就是其中的一个。
“北京去过一次,省里、娄底、涟源我去过几十次。”曾经做过财务工作的肖益德实在无法忍受村级财务“诸多乱象,从2009年开始一直自掏腰包向相关部门反映。
“现在实行小微权力后,村里的事情都进行了公开公示,我再也没有去告过状了。”肖益德说。
“就是要肖益德来监督我不犯错,我可以放心干事了。”曾经在长沙经商办企业,2017年担任村支书的肖俊贤说。
“去年,我镇实施了41个涉及金额1240万元的村级工程项目,全部按小微权力的规定执行,没有引发一例信访问题。”涟源市白马镇纪委书记肖铁桥说。
“2018年,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受理新增的村级信访量只有16件。”涟源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邱志阳对村级“微权力”风险防控机制的“威力”最为清楚。他说,通过“互联网+监督”等多种方式把党务、村务、村级财务晒在“阳光下”,来信来访反映村级财务等问题的群众显著减少。(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