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账目在‘三湘e监督’上公示得清清楚楚,我在手机上点开这个就看得明明白白,晓得他们(村干部)冇搞鬼,我就不再上访了。”5月6日,新化县“上访专业户”刘老汉一脸憨笑地告诉笔者。
图为新化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下乡进村督查工作时指导群众使用“三湘e监督”微信公众号查询村级财务
笔者从新化县纪委监委了解到,作为贫困大县,该县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信访量达882件,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信访量仅487件,同期减少45%。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充分发挥了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平台功效,群众点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查询村级财务情况和项目资金等情况,“指尖”上的监督让村级财务管理‘阳光’操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 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自开展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以来,新化县创新机制,在督查上下足功夫,让“指尖”监督彰显出大功效。
“我们主要采取了三大举措来督查,推动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这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实。” 该县专治办工作人员介绍,“一是督查制度化,对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进行定期‘体检’。二是督查专业化,从县经管局、县民政局抽调专业人员,参与督查和指导。三是督查规范化,制定工作检查记录表,逐条登记督查情况,将被检查单位问题清单存档,方便开展‘回头看’;督查工作采取对全县31个乡镇‘全覆盖’和对687个村(社区)‘点穴式’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督查工作做实了、做细了,村级财务管理也就更规范了。仅村级工程项目录入这一工作,该县目前已录入数为2923个,村均数为4.25个,其中4月份比3月份增录490个,几近占全市同期增录数的50%。
据了解,截至4月底,新化县关注“三湘e监督”微信公众号达14万余人,居全市之首;“互联网+监督”平台点击率达1000万余人次,居全省第一,真正做到了实现“指尖上的监督”,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新化县纪委监委 曾翼辉 曾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