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做活山水文章 开发绿色银行——市纪委监委宋家岭村帮扶侧记

娄底日报   记者 李林子 通讯员 黄首记   2019/11/28 9:40:35【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1月的梅山大地,初冬暖阳柔柔地倾泻在苍茫的山峦上。走进新化县吉庆镇宋家岭村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山坡上几十万株茶树碧绿葱茏。环顾四野,茶树排列有序,在高低不一的梯田上映射着绿意盎然的希望。

“我们村共有15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涉及313人。通过市纪委监委和驻村工作队近两年来的倾力帮扶,目前有79户298人顺利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6.1%下降到2019年底的1%以下。”宋家岭村支书刘学文说。

宋家岭村是典型的石灰岩干旱地区,高山绿树成荫,但耕地面积少,山路陡峭,交通不便,饮水困难。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为此,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携手,制定了宋家岭村“做活山水文章,开发绿色银行”三年脱贫攻坚规划。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按照农旅结合建设茶旅融合休闲园,立足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振兴乡村。

在驻村工作队到来前,宋家岭村的部分道路虽然已经硬化,但是不少山路都比较狭窄,而且没有安装防护栏。村里电力、饮水设施也十分落后。驻村工作队进村后,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先后协调资金380万元用于设施改造,为宋家岭村修建通组道路4.5公里,硬化道路8.76公里,安装防护栏8公里,并将原来3米宽的道路拓宽至4.5米。到2019年,又完成了覆盖全村的电力、自来水管网改造,为全村的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在的路修好了,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贫困户刘村林说。

宋家岭村原来有一个闲置荒废的老茶场,当地也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凭借宋家岭村独特的生态环境,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携手返乡创业的刘建新,在旧有茶场基础上成立新化县建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着手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茶叶为一体的千亩茶旅融合型产业基地。

农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一开始,刘建新不太看好这个项目。但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没有气馁,他们邀请刘建新一起去福建、安化、紫鹊界等茶叶基地考察,邀请专家来村里调研指导,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帮助解决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并争取产业扶贫资金200多万元。

正是有了工作队的“撑腰”,刘建新吃下了“定心丸”,他带领全家吃住在茶场,亲手栽种每一棵茶树苗。到目前,公司已流转土地600余亩,成功种植茶叶近200亩,并与当地20多个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每个贫困户月增收3000元以上。贫困户阳育华家庭因病致贫,他在得知家门口老茶场建设需要招人时,便离开省城回来工作。“在这里包吃包住,去年一年我大概赚了4万多元。”谈起茶场工作,阳育华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一方面,贫困户通过茶园就业和之后的采茶、制茶增收;另一方面贫困户可以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入股公司进行分红受益。”刘建新介绍道,再过三年,茶旅休闲园建好后,宋家岭村将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的美好愿景,更多的村民不出村就能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