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纪检人手记】田坪督查手记

  宋玲玲   2020/5/20 21:11:46【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月13日,天气晴好。早晨,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带来阵阵清凉。我第一次开长途车,与宣传部的同志一道赶往新化县田坪镇,开展决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联点入村督查。曾经在乡镇工作14年的我,对照这次督查“一人一村、四不两直、走村入户、吃住在村、两天两晚”的工作要求,自信可以胜任这次工作,心情也异常激动。

田坪镇,位于新化县东北部,与涟源市伏口镇、安化县梅城镇毗邻,素有“新化小青藏”之称。

虽然一连开两个多小时,但也不觉得累,一下车,在白岩村的老村部,迎接我们的是帮扶工作队队长新化县人民法院的陈洪和村支书刘姣娥。没想到白岩村的支书是一位有魄力又和善的女支书。她向我们简要地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新白岩村由四个村合并而成,地处涟源、安化和新化三县交界处,10.17平方公里住638户2520人。在村部,我们察看了村级终端查询机的运行管理情况。扶贫工作经验丰富的张学锋部长在看了相关扶贫资料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当场打电话进行核实,随即对资料上有疑问有特征的贫困户进行走访。

在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周波家,张学锋部长一边查看了他的扶贫手册,一边仔细询问其家庭情况,问其帮扶队员是否走访过,看自身还有什么需求。他说:“我是一个残疾,享受低保贫困户的待遇,有2个女儿,搭帮国家政策好,每年都有教育助学金,帮助她俩完成学业,今年已就业。我虽然手脚不方便,但还可以在家喂喂鸡养养鸭。你们这些扶贫干部都是好人,隔三岔五地来看我,真是和亲人一样。”

 

微信图片_20200520210503.png

图为张学锋部长(右二)在仔细查阅贫困户的扶贫手册

不知不觉地一下午走访就过去了。由于第二天的督查地点在南石村,我们又从安化县地段穿过,晚上住在南石村的李伟家。乡村的夜晚,没有城市的喧闹和吵杂,显得很静谧。此刻的我,想起那时当乡镇干部时,因为白天村民们都出去干活了,晚上要去收农业税,就住村干部家里。而现在作为纪检干部,为了让贫困山区群众更好地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又住进农户家里,很有感慨,十几年之间,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水、路、电都接到家了。闻着被子淡淡的太阳味道,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微信图片_20200520210821.png

图为督查组在白岩村的油茶林基地了解情况

早餐过后,我们仨来到南石村。村主任刘中文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自从来村里负责,外面的事都干不了了,天天围着村里转。村民都比较淳朴,没有信访件。”这与镇村干部务实的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贫困户的一户一策他们也做得很有特色,每一户的情况都登记得很具体很祥实,并且都还附有照片,对扶贫政策也理解得很透彻。

下午,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站犹南山村,这村与南石村相隔甚远,一个多小时车程。因上次我们督查时对该村已有一定的了解,这次我们重点走访核查。该村的帮扶队是镇派干部和田坪联校的老师,其中我们抽查了联校康津老师,询问了他关于扶贫对象袁广伯的情况,他都对答如流。

走访之时,突降暴雨,但也没能停止我们督查的脚步。在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康后祥家,经了解核实,其小女儿在上幼儿园,但没享受教育助学政策,我们随即督促村里为其小女儿办理教育助学金补助手续。

第三天,大雨滂沱。上午,我们将督查情况与田坪镇党委反馈,将存在的问题、整改的事项一一告之。我们看到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员脱贫攻坚工作的弦绷得很紧,镇干部的工作也很务实,能快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可能引发的信访问题都解决在了萌芽状态。

回家的路上,雨过天晴,放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发,这是脱贫攻坚路上的美丽乡村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