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纪检人手记】“连心小桥”的故事

  刘跃新   2020/6/2 16:03:55【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脱贫攻坚到了决战的关键时刻。515日,新化县纪委监委吹响了集结号,全县153名纪检卫士按照“两人两村、四不两直、走村入户、吃住在村”的要求,来到全县28个乡镇149个贫困村的村头巷尾、田间地头,瞪大眼睛、拉长耳朵,督战脱贫攻坚、督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我督战的阵地是炉观镇大金溪村。村子坐落在大山怀抱,一条名叫大金溪的小溪在村里流淌,进村的道路沿着溪流在山间蜿蜒曲折。快到村部时,经过了一座崭新的桥。

“桥刚修不久吧?”在实地查看产业项目的路上,又经过这座桥,便停下来询问旁边的乡亲。

“是的,是去年修建的,以前没桥,直接从河道过河,下雨一涨水路就断了。现在方便了!多亏了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在我们村里搞帮扶!”乡亲告诉我,“说起修桥,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原来几年前,这里不但没有桥,行人车辆都是直接从河道上过,路也还是毛坯路。当时的老村支书多次跑县里,以修桥的名义争取到一笔经费。因部分群众要求把路先修好的呼声较高,他改变了主意,把这笔修桥的钱先用来修路。

路修好了,因为有修桥的资金,修这条路没有跟其他村那样向群众集资。但桥的问题没有解决。“村里到了一笔修桥款,桥为什么还没修?”个别不理解的群众把这个问题反映到了上级纪检监察机关。

一查,挪用专项资金属实,结合其他违纪行为,老支书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说实话,老支书是做了贡献的,现在他年过七旬,重病在身,唉,当时要是没犯这样的错误多好······”

回到村部,和村干部谈起了桥的事。“几经周折,通过县扶贫队和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2018年这座桥才重新立项,花费了几十万,2019年终于修好了这座桥。”

“老支书教训深刻,这座桥不但是老百姓的幸福桥,现在成了我们村干部和驻村帮扶队的廉政桥、警示桥!”

村支书介绍说,他们每次走过这座桥,就会想起老支书的深刻教训,提醒自己要遵规守纪、干干净净干事,把扶贫的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把每一项扶贫政策落实到老百姓身上。“我们村支两委和驻村帮扶队的同志每次经过这座桥,都相当于开展了一次警示教育活动!”

据了解,修桥事件后,该村没有一名村干部因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吃拿卡要、贪污侵占等违纪行为受处分,也没有新的涉纪信访举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9439人,无一人是村支两委干部的亲戚。

在走访一位非贫困户时,作为现任村干部的堂兄弟的他,有点忿忿不平:“都怪堂兄弟是村干部,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享受到。”他说,如果不是这样,他也能得点国家扶贫政策发展产业的好处。但是问到村里和扶贫队的工作时,他发自内心地说:“这一点得承认,他们做了大量好事、实事、苦事,对此我们都表示认可和满意。”

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在村里帮扶的几年,林林总总投入经费近200万元,村里新建饮水项目5个,1856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主体公路新建3.5公里,4公里主干道路面加宽,异地安置搬迁69290人。村里成立了云霞生态农庄合作社,全体贫困户入股,去年人均分红50余元······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正是千千万万这样廉洁奉公、履职尽责的基层党员干部,无私奉献在脱贫攻坚的一线战场,修筑了一座座跨越贫穷和困难的桥梁,让广大群众走上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