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烈日炎炎,我和同事来到万宝镇芭蕉村。这次下村,主要是通过走访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了解村里的扶贫工作情况。
首先,我们来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某华家。李某华,本是壮年,由于患心梗,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户。他知道我们的来意后,领我们来到了他家的猪栏旁,介绍说,党的扶贫政策真的好,驻村干部和村干部都很关心他们家,今年又送来了猪仔和饲料,这样可以为他家增收几千元。另外,他还说,村干部很照顾他,知道他不能干重活,疫情期间帮他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防疫指导员,每月800元工资,发了3个月,共计2400元,自己还在村里打点零工,同时享受了民政的低保补助。这样,七七八八加起来,收入逐年增加,现已脱贫。他说,感谢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帮助自己家走出了贫困。
从李某华家出来后,我们来到了非贫困户刘文辉家。刘文辉是芭蕉村最早的拆迁户,他利用自己家的门面开了一家餐馆,生意红火,是村里的富裕户。他对村里的扶贫工作非常清楚,他说村里评出的贫困户都是真真实实的贫困户,经常看到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到贫困户家走访,送政策,送产业,镇干部和村干部再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非常接地气,非常亲民。他本人也非常支持扶贫工作,主动聘请贫困户来他家餐馆里打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另外,他还优先购买贫困户家的猪、鸡、蔬菜等农副产品,让贫困户种植养殖无后顾之忧。
之后我们走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徐某升家。户主徐某升称赞说扶贫干部不容易,为了群众的大小事情,脚板皮磨薄了,嘴巴皮磨破了。她大女儿2017年开始在浙江打工,小女儿一直在娄底打工。大女儿今年收到了娄星区就业局发放的一次性转移就业交通补助400元,但是同村的其他在外省打工的人收到的都是1000元,她怎么比别人少600元?小女儿一直没有收到过这种补助,是不是有人贪污了她的,请我们帮忙去核实。我们听后大吃一惊,当即拨打电话向村干部了解情况。村干部答复说,村里只负责上报资料,补助由就业局直接打卡发放到人,具体金额他不清楚。
图为督查组在徐建升(左)家了解情况
于是,我们又找娄星区就业局核实相关情况。 就业局有关工作人员查询电脑台帐和财务资料,得知徐某虽然是2017年外出打工,但是申报补助时间是2020年,所以只能按照现有政策享受补助400元。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们拨打了徐某升的电话,耐心向她解释了就业补助政策,还告诉她,小女儿也可以去申报就业补助。听了我们的解释,徐某升心中的疑虑顿时消除了,直夸扶贫政策好,干部作风实。
这一次下村,我们一共走访了13个户,感受最深的是村干部作风越来越实,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通过精准扶贫,老百姓一个接一个摘掉了贫困帽子,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