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亮了,路通了,自来水到家了,搬迁房建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贫困户都脱贫了,兜底对象也有保障了。冷水江市金竹山镇当正村已改变了昔日贫困的面貌,变得越来越美了。
“真的很感谢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现在我们村的样子越来越美了,老百姓的袋子越来越鼓了,是他们让我们有了脱贫致富的机会。”近日,我跟着驻村队一起来到当正村采访时,一位村民开心地向我介绍。
当正村是冷水江市14个省级贫困村之一,有常住人口2860人,下辖14个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232人,占全村人口比例的8%。为了提高脱贫攻坚效率,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冷水江市纪委监委驻村帮扶工作队改“输血”式救助为“造血”式帮扶。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入驻后,这个昔日贫穷的小山村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了。
我们来到贫困户刘文明的餐馆前,他们两口子正在门口包粽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老刘,准备过端午节啦?最近餐馆生意咋样啊?”
“感谢你们的关心,现在我开的这个小餐馆,生意还可以,年收入可以达到五六万元左右呢。”看到老刘的变化,我内心也非常开心。
刘文明原本靠种植农作物、打点零工过日子,妻子患脑瘤、乳腺癌后,家里债台高筑。屋漏偏逢连夜雨,家中房子又被泥石流冲毁,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难。市纪委监委驻村帮扶工作队了解情况之后,积极帮助他在太中安置点进行了易地搬迁。搬到100平米宽敞安全的新家后,为了解决易地搬迁的后顾之忧,帮扶工作队又帮助他在安置点协调两个门面开了一家餐馆,并让他免费参加了厨师技能培训。现在靠着这个餐馆,一家吃穿不用愁了。
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欢林因患病无法从事繁重工作,在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他成为村里的护林员,同时发展种养殖业,年收入可达7万余元。当问到刘欢林对扶贫工作的看法时,他毫不掩饰内心的欢喜,“我家里的经济收入现在很可观,已经达到了脱贫的水平,可以说是小康水平了,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好措施,感谢纪委监委的好同志。”
(贫困户刘欢林对未来充满信心)
为了帮助村里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冷水江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还努力筹集600余万元硬化了村组公路8公里,同时将自来水管网铺设到了每家每户。为贫困户送去了价值7万余元的鸡苗发展养殖业。由于措施得力,当正村成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随着路灯及健身设施的安装,如今村内阡陌相通,鸡犬相闻,村民安居乐业。
“经过我们六年的精心帮扶,当正村2016年就摘了贫困帽, 62户贫困户在2019年以前全部脱贫致富。”冷水江市纪委监委扶贫工作队队长潘家平说道,“接下来,我们将以更精准、更有力的举措,更饱满的工作激情,‘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魄力,继续做好帮扶工作,为今年全市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做出应有贡献。”